警惕那些“不值一提”的因素
警惕那些“不值一提”的因素
党员干部只有保持自身纯洁,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纯洁。保持自身纯洁重在预防,特别是要注重预防潜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不纯洁因素。
预防“狭隘情感”,坚持“五湖四海”
看重情义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民间也流传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俗语。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难免会受到老乡情、同窗情、战友情等关系的影响和渗透。这原本不是坏事,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度,不能正确引导,那些本来正常的人情关系变得“过浓过盛”,就可能演变为不纯洁因素。例如,人们遇到同乡、同窗、战友或者过去的同事,往往就会感觉亲近一些,交流也会深入一些,日后相互提携的可能也多一些。甚至有人细化这种关系的远近亲疏,得出“同事不如同乡、同乡不如同窗、同窗不如战友”的结论。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有的同志新到一个单位,就会首先了解有没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人缘,如果有的话就想办法套近乎拉关系,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过度亲密的“伙伴”关系或利益共同体。这些看似平常且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情结,在利益驱动下容易演化为不纯洁因素。如果在提干、培训、考察、安排任务时掺杂进这些“狭隘情感”,在某些违反原则的事情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大开方便之门,就可能破坏制度权威。这既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要求不相适应,损害党的风气,破坏同志友谊,也与我们党的政策相违背。我们党选用干部讲究“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党内皆为“同志”。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防微杜渐,不仅在干部选用上坚持“五湖四海”,在日常交往中也要坚持“五湖四海”,凡事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杜绝拉帮结派、亲亲疏疏,努力维护党内同志的纯洁友谊。
看重情义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民间也流传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俗语。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难免会受到老乡情、同窗情、战友情等关系的影响和渗透。这原本不是坏事,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度,不能正确引导,那些本来正常的人情关系变得“过浓过盛”,就可能演变为不纯洁因素。例如,人们遇到同乡、同窗、战友或者过去的同事,往往就会感觉亲近一些,交流也会深入一些,日后相互提携的可能也多一些。甚至有人细化这种关系的远近亲疏,得出“同事不如同乡、同乡不如同窗、同窗不如战友”的结论。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有的同志新到一个单位,就会首先了解有没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人缘,如果有的话就想办法套近乎拉关系,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过度亲密的“伙伴”关系或利益共同体。这些看似平常且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情结,在利益驱动下容易演化为不纯洁因素。如果在提干、培训、考察、安排任务时掺杂进这些“狭隘情感”,在某些违反原则的事情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大开方便之门,就可能破坏制度权威。这既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要求不相适应,损害党的风气,破坏同志友谊,也与我们党的政策相违背。我们党选用干部讲究“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党内皆为“同志”。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防微杜渐,不仅在干部选用上坚持“五湖四海”,在日常交往中也要坚持“五湖四海”,凡事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杜绝拉帮结派、亲亲疏疏,努力维护党内同志的纯洁友谊。
预防“口气大、流气重”,坚持“朝气蓬勃”
我们党是先进分子团结起来的党,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说话“口气大、流气重”。所谓“口气大”,是指有的同志习惯于以领导机关的干部自居,在安排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对自己拔高一格,表现出“权大气粗”之势,对其他单位的同志说话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指挥性和强制性。所谓“流气重”,是指有的同志不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喜欢说大话、空话、闲话,走路大摇大摆,说话流里流气;还有的同志喜欢背后议论他人是非,拿他人短处或私事开玩笑,既不尊重同志,也有损个人形象。“口气大、流气重”看似小节,但若放任自流则会影响党性纯洁,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干部成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同时又要正确区别“口气大、流气重”与朝气蓬勃的关系,不能因为反对“口气大、流气重”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抑制党员干部的蓬勃朝气,片面压抑才情和个性。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一方面要做到语言文明、举止优雅、待人热情、阳光向上,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敢于同不正之风、消极腐败作坚决斗争,不为私情所动,不为名利所惑。
我们党是先进分子团结起来的党,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说话“口气大、流气重”。所谓“口气大”,是指有的同志习惯于以领导机关的干部自居,在安排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对自己拔高一格,表现出“权大气粗”之势,对其他单位的同志说话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指挥性和强制性。所谓“流气重”,是指有的同志不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喜欢说大话、空话、闲话,走路大摇大摆,说话流里流气;还有的同志喜欢背后议论他人是非,拿他人短处或私事开玩笑,既不尊重同志,也有损个人形象。“口气大、流气重”看似小节,但若放任自流则会影响党性纯洁,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干部成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同时又要正确区别“口气大、流气重”与朝气蓬勃的关系,不能因为反对“口气大、流气重”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抑制党员干部的蓬勃朝气,片面压抑才情和个性。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一方面要做到语言文明、举止优雅、待人热情、阳光向上,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敢于同不正之风、消极腐败作坚决斗争,不为私情所动,不为名利所惑。
预防“私利为大”,坚持“公利在先”
责任心强的同志坚持先公后私,一切以公事公利为先。但也有少数干部习惯以个人利益为重,把私事放中间、公事摆两边,遇事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甚至以完全可以克服的困难为理由不积极开展工作、不按时完成任务。这两种情形反映的是不同的责任意识、品质修为和精神风貌。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事实上,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这样做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王瑛等更是大公无私的表率。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正确认识公与私、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党组织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体现了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心。而党员干部个人也应常怀感恩之心,更加努力忘我地工作,坚持“公利在先”,克服“私利为大”的倾向,先坚决完成好组织交办的工作,再考虑个人的事情。
责任心强的同志坚持先公后私,一切以公事公利为先。但也有少数干部习惯以个人利益为重,把私事放中间、公事摆两边,遇事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甚至以完全可以克服的困难为理由不积极开展工作、不按时完成任务。这两种情形反映的是不同的责任意识、品质修为和精神风貌。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事实上,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这样做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王瑛等更是大公无私的表率。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正确认识公与私、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党组织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体现了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关心。而党员干部个人也应常怀感恩之心,更加努力忘我地工作,坚持“公利在先”,克服“私利为大”的倾向,先坚决完成好组织交办的工作,再考虑个人的事情。
预防脱离群众,坚持深入群众
脱离群众是官僚作风的一种突出表现。脱离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有三种表现,即“摆冷面孔”、“小家子气”、“置若罔闻”,如果不加以纠正,就可能损害党的形象,甚至削弱党的执政基础。“摆冷面孔”,是指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经常板着脸,拒群众和同事于千里之外,但见到上级领导却点头哈腰、热情有加。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变色脸”和“势利眼”。党内同志不分年龄、党龄、职务、级别上的差别,都要做到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小家子气”,是指有些部门、有的同志把自己积累的经验“藏起来”,不愿与人分享,更不愿传授给别人。我们应坚决摒弃这种自私自利的庸俗思维,站到工作全局和事业大局上考虑问题,努力做到精诚合作、互相支持、携手共进。“置若罔闻”,是指少数干部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是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要坚决反对对群众冷漠旁观、麻木不仁的错误倾向,牢记党的宗旨,俯下身子,深入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脱离群众是官僚作风的一种突出表现。脱离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有三种表现,即“摆冷面孔”、“小家子气”、“置若罔闻”,如果不加以纠正,就可能损害党的形象,甚至削弱党的执政基础。“摆冷面孔”,是指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经常板着脸,拒群众和同事于千里之外,但见到上级领导却点头哈腰、热情有加。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变色脸”和“势利眼”。党内同志不分年龄、党龄、职务、级别上的差别,都要做到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小家子气”,是指有些部门、有的同志把自己积累的经验“藏起来”,不愿与人分享,更不愿传授给别人。我们应坚决摒弃这种自私自利的庸俗思维,站到工作全局和事业大局上考虑问题,努力做到精诚合作、互相支持、携手共进。“置若罔闻”,是指少数干部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是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要坚决反对对群众冷漠旁观、麻木不仁的错误倾向,牢记党的宗旨,俯下身子,深入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