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为政当尽责

为政当尽责 
 阳卫龙

    尽职尽责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也是人格修为、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当敢于负责、认真尽责。
    尽责要敬业。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党员干部的敬业意识则表现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全身心投入,敢作敢为,勇于担责。一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价值观,在服务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二要“善于坚持”。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应坚持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三要“敢于担当”。要“临大事有静气”,对问题认识早、认识深,做到未雨绸缪;要敢于化解难题,突破瓶颈,迎难而上,昂首前行;要在面对利益冲突时,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
    尽责要务实。邓小平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我们应始终牢记肩负的职责使命,增强务实理念。一要以务实理念筹划工作。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筹划和部署工作,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切实使大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二要以务实的理念推进工作。自觉服从上级安排,不讲价钱、不打折扣,高标准、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三要以务实理念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问题与不足,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要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不推责诿过、遮遮掩掩。
   尽责要创新。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形势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变化。不变就要落后,不创新就必然僵化。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创新必须做到“三个统一”。一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要在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去完成常规情况下难以完成的任务。二要做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思想认识的升华,是创造性的实践。三要做到无私与无畏的统一。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党员领导干部应坚持实事求是,既敢于坚持真理,又敢于修正错误。
    尽责要奉献。奉献是尽责的精神动力。领导干部缺乏奉献精神,工作就缺乏动力,也难以取得成绩;唯有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才能赢得尊敬。奉献就要能吃亏,把事业和责任看重一点,把地位和名利看轻一些。奉献就要能吃苦,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担在肩上,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奉献就要能任劳任怨,在顺境时淡泊明志,不自狂;处逆境中从容应对,不气馁。(作者系湖南省冷水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