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如何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

 

如何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新兴经济体难以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艰难前行。如此背景下,存在许多事关根本、事关全局,长期性、战略性的大是大非问题,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

  清醒认识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评价,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国际社会赞叹为“中国奇迹”。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但是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方面,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问题存有争论。有人以经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为参照,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与经典社会主义相异的“第三条道路”;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的成分多于社会主义的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将社会主义修改得面目全非;更有人直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有人以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认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评价,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事关党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可谓“大是大非”,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一方面,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正面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坚持与创新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或其他道路的本质区别;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制度的形式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巩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决反对以问题否定改革、走回头路的倒退行为,坚决反对以其他什么主义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倾向。

  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及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但是,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也严峻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从世情上看,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西化”、“分化”图谋从未停止。从国情上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从党情上看,当前党员队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不少中青年干部缺少严格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容易受腐败病毒感染;极少数人甚至出现了信仰弱化、贪污腐败、作风不纯、不够团结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选择了希望和光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及执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清醒认识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中国的政治图谋,清醒认识现阶段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清醒认识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和依靠的,从而始终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中流砥柱和根本保证。

  清醒认识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界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相比,我们的时代发生了诸多变化:时代主题由革命变为和平与发展,信息革命重构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危机不断但依然顽强……这些都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解释力,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粉墨登场,表达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和政治诉求。

  如何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界限,又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正确认识,坚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不断革新的时代的对话,回应时代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再次,要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渠道,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方式,让人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清醒认识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奠定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的前提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环境破坏、贫富分化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的未来之路。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些是因为价值规律的僭越和制度机制的缺位造成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决不能以这些矛盾和问题为理由否定改革,因为“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面对国际风云的不断变幻,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之所以能够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之所以能够办成一系列大事、办好一系列喜事、办妥一系列难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动摇、不退缩,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作者任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源:求是理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