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浪费“起沉疴”还需“用猛药”
治理浪费“起沉疴”还需“用猛药”
弥水两岸
弥水两岸
近年来,铺张浪费一直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社会痼疾之一:“舌尖上的腐败”久治不愈、“车轮上的豪华”纵横驰骋、“走访中的奢侈”令人汗颜……或许有的同志认为现在经济条件上去了,吃点喝点都属于正常的工作需要,是礼尚往来,人之常情,用不着上纲上线。但殊不知党员的作风形象正是群众认识党的窗口,这些见怪不怪却又无处不在的铺张浪费在挥霍大量公共资源的同时,更透支着我党来之不易的公信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一些地方的铺张浪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将消费标准提升了几个档次,但在深层次上却反映出少数同志艰苦朴素作风的慢慢遗失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渐渐偏离。推杯换盏间,喝坏的是政风党风;高楼华宇中,疏远的是干群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心思都用在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上,哪里还有精力来察民情、知民忧、解民困。因此铺张浪费挥霍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可贵的民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铺张浪费就像侵蚀我党干部队伍机体的“慢性病”,若听之任之,后果将不堪设想。
“起沉疴”还需“用猛药”。要彻底刹住铺张浪费这股不正之风,必须要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找准点,把好脉,下狠心,出重拳。首先要转变观念。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摒弃“吃点喝点都可以,不塞腰包没问题”的错误观点,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讲阔气,不比排场,一切从简;其次要建章立制。公务接待执行什么标准,公款消费限制多大范围,公共资金履行什么程序,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要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减少预算执行弹性,压缩预算外资金,杜绝小金库现象,让所有的财政支出都有章可循;最后要强化监督。要晒出财务清单,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监督渠道,纪检、财政、审计部门一起发力,公众、媒体、网络多方跟进,对违规违纪行为有错必纠,违规必查,该曝光的曝光,该查处的查处,才能让各种铺张浪费现象无处遁形。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只有各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倡树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管住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腿,才能彻底刹住铺张浪费这股不正之风,营造清正党风,带动清廉政风,培育清新民风。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