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看“捧上哄下”干部如何害人又害己?

 
看“捧上哄下”干部如何害人又害己?
 
高原灌木


  《人民日报》刊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的署名文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文章指出: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同志,在面临困难、矛盾和挑战时,要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坚持群众观点,防止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上对下应当一致。有个别同志,对上捧,对下哄,害人也害己。(《人民日报》)
  现实中,这种“上捧下哄”的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对上信奉一个“捧”字,极尽奉承之能事,决不能惹领导有一丁点儿不高兴;对下信奉一个“哄”字,凡事打哈哈了事,确保不惹出是非、留下隐患来。这种“好好先生”的出现,确是危害不小。
  “捧上”,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陈旧观念在作崇。旧社会,官场等级森严,有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官大一级压死人等说法。现如今,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地方或部门事务的过程中,有管理权限之分,在职务上也有大小之分。“谁管着谁”、“谁是谁的领导”、“谁是谁的兵”,更多意义上是指工作职责的分工,在工作评价、职务升迁等方面并没有生杀大权。然而,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置民主于不顾,公权私用,独揽大权;个别领导干部不是一心想着干工作、创事业,而是千方百计讨好领导、跟领导套近乎,不靠工作靠印象来赢得领导信任。于是“捧上”之人应运而生,如若在“捧”上得了某些好处,就会把工作扔到一边,极尽捧之能事,到处“传经送宝”,不仅败坏风气,还贻误了事业。其实,作为下属,只要当好表率,以身作则,在工作上尽心尽力,看好自己的摊,干好自己的活,不贪功、不揽权、不越位,就会赢得上级领导的认可和信任。
  “哄下”干部,与“捧上”干部相对应。都抱着“不得罪人”的心态。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对人不对事,不管你活干得如何、有没有取得成绩,统统说好。工作干的好的,不断地许愿;工作干的一般的,也说好;工作干的很差的,也不说孬。其实质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往深里说就是为个人私利。认为工作是集体的事、是国家的事,干的好点孬点与自己没大有关系。该带领群众去干的事不敢干,怕得罪人;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怕丢选票。认为,如若为了工作得罪了下属,下属就有可能在工作中吊儿郎当、推诿扯皮,工作就不好开展;在自己升迁、提拔等关键时刻,说不定会有人在背后出坏点、使阴招,妨碍个人前途。与其既得罪了人、又妨碍了个人发展,不如对工作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捅大娄子、不出大麻烦,就不会跟下属来真的、动硬的。这种“哄下”干部也许能哄得了一时,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助长不作为的习气,工作就会错失发展良机,不但停滞了事业,也耽搁了个人前程。其实,作为领导干部,在对下属拥有一颗包容、宽厚之心的同时,不能做群众的尾巴,要以工作大局为重,要该说就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既锻造队伍的和谐力,又增添事业的发展力。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