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官员互殴背后其实是权力发飙

官员互殴背后其实是权力发飙 

  10月10日17时许,江西鄱阳县医疗保险局副局长汪华与办公室主任杜晨阳因一份外出考察学习文件没有送收到位一事,在办公室发生口角,随后展开互殴。目前,当事双方均已被停职。(11月7日《新法制报》)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位女干部在办公室互殴,貌似应该“各打五十大板”,但认真审视这则新闻后不难发现,事情的本来面目远没有这样简单。
  虽然办公室主任杜晨阳“有错在先”, “没有将一份外出考察学习文件送达给副局长汪华看”, 但就是这点本可批评了事的错误,竟然惹得副局长汪华勃然大怒,不仅对下属“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抓起桌上的茶杯往其头部猛砸”,最后致使杜晨阳“多处缝针”。从这些细节上看,副局长汪华不仅在“互殴”中占了上风,而且对事态的发展和进程起着主导作用。
  笔者无意为下属辩护,放眼现实,诸如此类的事件不算稀奇。对一些领导干部而言,他们在乎的其实不是文件是否送达到位,也不是文件内容是否紧急和重要,而是自己的权威和面子是否被他人特别是下属挑战和侵犯。在他们的观念意识里,领导权威是不容侵犯的,领导面子是必须顾及的,否则,“后果很严重”。在这个意义上,情绪失控的固然是这两位女干部,但真正发飙的恐怕是副局长汪华手中的权力。
  遗憾的是,当下的许多权力时常失控发飙,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又常常缺位,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管对与错、是与非、小与大,总是“领导说了算”。在这种背景下,那些习惯了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一锤定音的领导,当然接受不了下属的“怠慢”。
  女干部互殴事件可用“治安调解协议书”画上一个句号,但权力发飙现象如何遏制和终结?但愿答案不是同样糟糕的假装一团和气。 
 
来源: 《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