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轮训官德须解“知行鸿沟”

 
轮训官德须解“知行鸿沟”
 
刘庆传
 
  最近,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根据这个大纲,“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官德,培训的内容包括古代官德。消息传开,褒贬不一,争议四起。
  应该承认,目前我们绝大多数公务员的官德是好的,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但也有不少表现不佳,甚至很差。如作风蛮横,能力稀松;如上班时间打牌、玩游戏;不少酒后失德,丑态百出;如玩忽职守,甚至贪污受贿。特别是人们从朝前来办事的群众大声咆哮的广州“咆哮哥”、朝服务对象发飙摔材料的九江“发飙姐”、殴打自己爹娘的深圳不肖之子等个案的身上看到,官德问题真的是个问题,培训公务员官德,适逢其时,大有必要。
  知识、认知、行为是道德教育三个环节。要让公务员讲官德,首先要让其知道什么是官德,良好的官德包括哪些方面,并接触一些官德典范的事迹。其次,要在其头脑中植入是非对错等道德认知和道德价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有了知识与认知的基础,才能导出正确的官德行为。
  问题在于,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吗?当然不。品德考试考了100分,现实中的品德表现却未必是100分。消弭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知行鸿沟”,是道德教育工作者困惑不已的千年难题。所以说,官德离不开培训,但不能光靠培训,更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培训,而应该同时去积极寻求制度的庇护。
  消弭官德的“知行鸿沟”,需要内引外推。内引,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公务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观,愿意并乐意讲官德;外推,就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监督机制、淘汰机制、惩戒机制,让公务员不能不、不敢不讲官德。对公务员来说,压力是最好的“培训”,公务员时时处处有压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官德就会慢慢养成、提高;反之,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拘无束,再有官德也可能懈怠、变质。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由于退出机制不畅,一些公务员只有能否升职的焦虑却没有丢掉饭碗的担心。这就造成当公务员有晋升的愿望时,压力正常,一旦遭遇“天花板”或者自身不求上进时,则失去了外推的压力,种种官德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甚至沦为机关管理最为头疼的“老油条”。这种现象提醒人们,提升公务员官德,必须在加强培训与完善制度上双管齐下,努力消弭官德培养的“知行鸿沟”。如此,才能事半功倍,达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