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带病提拔”是“重病”,倒查问责来狠治

“带病提拔”是“重病”,倒查问责来狠治
 
遇合


 
  新华网报道,“网曝广东省陆丰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碣石镇党委副书记赵海滨‘双重身份’经商多年”一事被立案调查发现其问题颇多,不仅利用两张身份证在外经商牟利,而且长期充当走私分子的“保护伞”,并多次“带病”提拔。(2月26日新华网)
 随着近年来反腐惩处力度的加大,大批“潜伏”的贪官污吏被“挖”。而在众多落马官员的身上,大多免不了一个词:“带病提拔”。似赵海滨这般“双重身份”经商,充当走私分子“保护伞”,甚至免职期间公车私用,早已经是“病魔产生”。而赵海滨演变到今天这样“病入膏肓”的推手之一,就是“带病提拔”。窥一般而知全貌,“带病提拔”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何依然能大行其道?究竟是被提拔者“有病”,还是提拔者“生病”呢?
  对于赵海滨来说,一次一次带病提拔成功之后,他会错误的认为“管用”或者“没事”,会继续自己的错误。对于赵海滨的欣赏者和提拔重用者而言,其毛病不可能没有一点蛛丝马迹,他们仍然坚持提拔重用汤成奇,不能不说是一种病态,甚至根本就是他们本身也有“病”。敢于提拔问题官员,不外乎就是收受了好处,同流合污,有把柄在赵海滨之流手中,被“病”绑架胁迫着不得不提。
  选人用人标准往往成为官场文化乃至影响社会风气的导向。问题官员被“带病提拔”恐怕不是每一次都能用组织失察来推脱责任的。“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哪个官员干部有问题,群众和其他干部都是心知肚明的。问题官员每次都能提拔成功,无疑对“老实人”“踏实人”是种打击,更会诱使更多的人想办法走偏门搞投机,势必造成贪污腐败在官场内部横行,进而给社会造成官场“乌烟瘴气”的印象,乃至导致全社会享乐拜金,投机盛行。所以,“带病提拔”这种“重病”,不仅是个人“病”,还是机制“病”、权力“? ? 、社会“病”,是一个综合“病”。
  要根治“带病提拔”,不仅仅是在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公开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带病提拔倒查问责机制”。每个干部的提拔任用都必须建有完整的提名推荐档案,哪个领导提名推荐,他就要用自己的“帽子”来对被提拔者当时的官德人品做担保。一旦发现被提拔人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和提名推荐者进行调查,但凡有丝毫的问题,甚至仅仅是“说不清楚”的疑问,都要切实采取惩处措施。唯此,身上“有病”的干部才找不到“提拔”的门路,“带病提拔”的重病才能得到医治。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