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的智慧
恬淡的智慧
□ 钟芳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粗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在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忧患时,苏轼以豁达淡泊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容而不急进,自如而不强求,稳重而不浮躁,坚韧而不堕落,而黄庭坚却以消沉悲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看到的是处处苍凉、乌云密布,陷入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
古人云:“心悦则觉物美,心悲则感事哀。”从苏轼身上,我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种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于能够理智地取舍,恬淡地保持一颗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如诸葛亮所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姿态;洪应明所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惬意;王阳明所说的“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洒脱。
一代学者陶渊明,在自己人生的低谷期没有沮丧彷徨,而是凭着睿智的操守、物我皆忘的状态,在失意时不为五斗米折腰,慎独而不趋炎附势,把心融于山水,把情寄于自然,恬淡地超然物外。拥有如此健康的心境,人生路上纵然有荆棘陷阱,但有什么不能安然迈过的呢?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守;它不慕名利,远离喧嚣诱惑,律己宽人,谨慎执著,永葆本色。人生在世,求恬淡二字,不亦乐乎?
古人云:“心悦则觉物美,心悲则感事哀。”从苏轼身上,我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种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于能够理智地取舍,恬淡地保持一颗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如诸葛亮所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姿态;洪应明所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惬意;王阳明所说的“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洒脱。
一代学者陶渊明,在自己人生的低谷期没有沮丧彷徨,而是凭着睿智的操守、物我皆忘的状态,在失意时不为五斗米折腰,慎独而不趋炎附势,把心融于山水,把情寄于自然,恬淡地超然物外。拥有如此健康的心境,人生路上纵然有荆棘陷阱,但有什么不能安然迈过的呢?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守;它不慕名利,远离喧嚣诱惑,律己宽人,谨慎执著,永葆本色。人生在世,求恬淡二字,不亦乐乎?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