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每逢佳节必思“廉”

每逢佳节必思“廉”
——亭湖区连续九年举办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课

  “失职渎职犯罪是履行职责时发生的行为,容易为所谓工作失误和处理不当所迷惑,但有时其危害程度远甚于贪污受贿。山西黑砖窑事故、郑筱萸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公共事故,不仅让大批官员因失职渎职被问责查处,更以惨重的代价告诉大家:‘反渎’形势十分严峻……”1月4日,在亭湖区举办的第9届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课上,来自省纪委的领导给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加强廉政教育、预防失职渎职”的党课,在场的党员干部无不屏息聆听。
  近年来,亭湖区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清廉干事、勤政为民”的亭湖干部品牌形象,坚持连续9年不间断,在新年来临之际举办廉政教育第一课,形成了亭湖党风廉政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型教育、警示教育、情境教育,幕幕感人,拒腐防变之钟常响耳畔
  亭湖区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课之所以能够形成品牌,关键在于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为广大党员干部送上丰富的廉政食粮。
  坚持典型引路。先后开展了“十佳勤政廉政干部”、“十佳廉洁家庭”评选活动,组织先进事迹宣讲,并在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课上进行表彰,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标兵、赶有榜样,在全区上下形成新年有新风有正气的良好氛围。
  坚持警钟长鸣。2005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剖析该区查处的12起典型案件,并组织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2010年通报了查处的一起拆迁窝案,并制作了《“拆”出来的黑洞》电教片,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
  坚持情境感染。“我是交通人,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我信守替百姓办事一路绿灯,为自己守门不闯红灯……”这是2006年评选出的“十佳勤政廉政干部”的获奖感言,既是发自内心的真情独白,也是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诚挚寄语,让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为之感动。
  庭审辩廉、舞台颂廉、党课阐廉,场场经典,廉洁从政之灯常照心头
  如何使新年廉政教育不落俗套,使广大党员不感乏味,亭湖区不断创新、拓宽教育形式。
  将党员干部请进课堂。2007年1月,组织全区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听取了区委书记主讲的“做一名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专题廉政党课,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常设思想道德和法纪意识两道防,常吹务实作风和廉洁家风两股风,常绷自律和他律两根弦。
  将廉政典型搬上舞台。2006年举办“赞勤廉风采、展亭湖形象”大型文艺演出,自编自导自演了《为党增辉》、《好书记》等节目,将身边评选出的勤廉典型的事迹搬上舞台,进一步弘扬勤政、廉政、优政的新风,激发党员干部学典型、争先进、葆廉洁的热情。
  将廉政教育开进法庭。2005年,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非公企业党委负责人等150多人,参加旁听程某受贿案的判决庭审,现场感受宣判的气氛和法纪的威严,在场的所有党员干部无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思想受到极大的触动。
  签名诺廉、家庭助廉、手机播廉,出出精彩,扬廉抑腐之弦紧绷脑海
  亭湖区以节日廉政教育为契机,针对不同的教育重点,更新教育方式,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重自省。签名诺廉。2007年1月,区四套班子领导率领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00多人争相签名,许下庄严廉政承诺,坚决做到“倡务实之风、树勤廉形象、建和谐亭湖”。家庭助廉。2008年,组织开展了“十佳廉洁家庭”评选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身边家庭为榜样,把好前门,守好后院,在全区形成勤俭持家、廉洁奉公的新风尚。手机播廉。2009年,在全市率先开通“亭湖廉政手机报”,将文字、图片、影音资料等内容,通过手机彩信功能进行发送,及时传递反腐倡廉信息,被党员干部戏称为袋中腰间的“廉政传播机”。
  每年春节前后,亭湖区纪委、监察局还组织发送廉政贺卡和廉政短信,赠送《家庭助廉警句格言选萃》等书籍,连同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课,系列化的举措,使“我要廉”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建区20多年来,区四套班子领导没有一人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出问题,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良好的清廉形象。(亭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