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助力千帆竞——亭湖区加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纪略
东风助力千帆竞
——亭湖区加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纪略
刘爱春 李正海 陈 进 樊 盛
——亭湖区加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纪略
刘爱春 李正海 陈 进 樊 盛
3月16日下午,全市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推进会在亭湖区环保产业园召开,与会人员观摩了江苏紫光吉地达股份有限公司纪委接牌仪式,参观了该区10年来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图片展,听取了该区的专题交流,大家对该区在非公企业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就大为肯定。江苏伯乐达集团陆留伯董事长回顾成立纪委10年来的发展史,深有感触地说:“公司从‘三个半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去年销售超10亿、全市50强的规模企业,集团纪委充分发挥了助推器作用。”
分类指导,构筑非公企业的“防火墙”
亭湖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荣介绍,“探索非公企业纪检工作的新路径,在非公企业构筑起反腐倡廉‘防火墙’,以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保障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党的组织设置到哪里,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亭湖区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新领域,经历了探索试点、推广规范和深化提高的发展历程。
2001年7月,区纪委批复同意江苏伯乐达集团公司成立纪委,成为该区在非公企业拓展反腐倡廉工作新领域的破冰之举。
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纪检工作的实施意见》,本着“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原则,在建立党委的江苏飞驰公司等5家非公企业成立纪委、在成立党总支或党支部的200多个非公企业明确了纪检委员。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该区根据中央和省市纪委明确提出的“积极探索非公有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完善,积极构建具有亭湖特点、符合企情实际的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新机制。积极推进工作,全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得到了员工的欢迎、业主的支持和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全区非公企业中有73家获得市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有10家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
“亭湖区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自觉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科学决策、生产经营、员工管理等方面,有效推进了企业健康发展。”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德民予以高度评价。
积极融入,安装促进发展的“助推器”
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如何在促进发展上积极作为?亭湖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孙红艳认为:“关键是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助推发展。”
区纪委根据“服务发展、分类指导、开拓创新”的原则,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非公企业党的纪律监督组织建设流程图,编写了《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指导手册》,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了纪律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重要情况让员工知道,重大决策让员工参与,重要办法让员工通过,重点岗位让员工评议。”这是区纪委推动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立企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保证了纪检工作融入民主决策,充分行使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飞驰公司在实施老厂区“退二进三”项目时,做到提请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参与决策,保证了项目科学实施和顺利推进。江苏紫光吉地达公司建立员工建言献策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的员工给予5%加薪。
把融入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作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的基本职能,非公企业纪检组织也以监督管理的实际成效赢得了企业主的信任和支持。伯乐达集团、三菱公司等企业纪委根据排查出的廉洁风险点,重点对工程建设、项目扩能、设备招标、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环节,出台制约监督制度,协助企业相继制定了《大宗物资采购办法》、《招投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措施,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伯乐达集团纪委去年对50多个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降低成本300多万元。在建设光电大楼时,油漆项目未按程序实施招投标,集团纪委发现后立即要求停工,并组织重新招投标,仅此一项就节省费用8万余元。江苏仁禾中衡公司在开展资产评估、招标代理等业务中,员工主动向公司纪检委员上交无法退还的“红包”近10万元。
江苏紫光吉地达公司从1995年创立到去年实现销售3亿元,入库税收1300万元。短短十五年时间,就进入全区工业经济前10强。董事长陈茂荣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党的领导,非公企业就失去正确的航向;没有纪检组织的监督,非公企业就失去前进的源动力。”
2010年全区非公企业贡献率占全区GDP的89%、占财政总收入的90.3%,非公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流经济”。
文化濡染,添加互利共赢的“润滑剂”
“把‘守法兴企、诚信立企、廉洁保企’作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推动企务公开,强化职工维权,使纪检组织成为促进非公企业与员工、社会互利共赢、健康和谐的‘润滑剂’。”亭湖区纪委副书记宋晓明如是说。
近年来,该区在非公企业开展“倡廉洁、树清风、促发展”系列活动,还引导企业利用“七一”、“十一”等机会,组织党员开展“我为党旗争光辉”、“祖国在我心中”、“争先创优在岗位”专题演讲、主题征文、专场文艺汇演等活动,将廉洁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一角落。三菱公司、紫光吉地达公司开通了职工维权与监督热线,设置了厂务公开栏,构建互利共赢、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三菱公司纪委崔书记告诉笔者:“公司纪委成立后,我们重抓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业务招待费和职工保险缴纳、工资兑现和合同签订等涉及职工利益的重要事项的及时公开。职工参与决策、参与监督成为公司廉洁文化建设的最大亮点。”
去年刚到三菱公司上班的大学生职工小严则更关注企业生产、营销、决策、管理等方面的重点事项公开。他乐呵呵地说:“我去年向公司纪委提了内控管理方面的建议,公司采纳后还发了奖金。公司发展得越好,员工的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在非公企业同样可以展示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分类指导,构筑非公企业的“防火墙”
亭湖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荣介绍,“探索非公企业纪检工作的新路径,在非公企业构筑起反腐倡廉‘防火墙’,以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保障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党的组织设置到哪里,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亭湖区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新领域,经历了探索试点、推广规范和深化提高的发展历程。
2001年7月,区纪委批复同意江苏伯乐达集团公司成立纪委,成为该区在非公企业拓展反腐倡廉工作新领域的破冰之举。
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纪检工作的实施意见》,本着“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原则,在建立党委的江苏飞驰公司等5家非公企业成立纪委、在成立党总支或党支部的200多个非公企业明确了纪检委员。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该区根据中央和省市纪委明确提出的“积极探索非公有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完善,积极构建具有亭湖特点、符合企情实际的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新机制。积极推进工作,全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得到了员工的欢迎、业主的支持和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全区非公企业中有73家获得市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有10家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
“亭湖区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自觉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科学决策、生产经营、员工管理等方面,有效推进了企业健康发展。”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德民予以高度评价。
积极融入,安装促进发展的“助推器”
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如何在促进发展上积极作为?亭湖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孙红艳认为:“关键是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助推发展。”
区纪委根据“服务发展、分类指导、开拓创新”的原则,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非公企业党的纪律监督组织建设流程图,编写了《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指导手册》,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了纪律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重要情况让员工知道,重大决策让员工参与,重要办法让员工通过,重点岗位让员工评议。”这是区纪委推动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立企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保证了纪检工作融入民主决策,充分行使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飞驰公司在实施老厂区“退二进三”项目时,做到提请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参与决策,保证了项目科学实施和顺利推进。江苏紫光吉地达公司建立员工建言献策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的员工给予5%加薪。
把融入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作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的基本职能,非公企业纪检组织也以监督管理的实际成效赢得了企业主的信任和支持。伯乐达集团、三菱公司等企业纪委根据排查出的廉洁风险点,重点对工程建设、项目扩能、设备招标、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环节,出台制约监督制度,协助企业相继制定了《大宗物资采购办法》、《招投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措施,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伯乐达集团纪委去年对50多个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降低成本300多万元。在建设光电大楼时,油漆项目未按程序实施招投标,集团纪委发现后立即要求停工,并组织重新招投标,仅此一项就节省费用8万余元。江苏仁禾中衡公司在开展资产评估、招标代理等业务中,员工主动向公司纪检委员上交无法退还的“红包”近10万元。
江苏紫光吉地达公司从1995年创立到去年实现销售3亿元,入库税收1300万元。短短十五年时间,就进入全区工业经济前10强。董事长陈茂荣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党的领导,非公企业就失去正确的航向;没有纪检组织的监督,非公企业就失去前进的源动力。”
2010年全区非公企业贡献率占全区GDP的89%、占财政总收入的90.3%,非公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流经济”。
文化濡染,添加互利共赢的“润滑剂”
“把‘守法兴企、诚信立企、廉洁保企’作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推动企务公开,强化职工维权,使纪检组织成为促进非公企业与员工、社会互利共赢、健康和谐的‘润滑剂’。”亭湖区纪委副书记宋晓明如是说。
近年来,该区在非公企业开展“倡廉洁、树清风、促发展”系列活动,还引导企业利用“七一”、“十一”等机会,组织党员开展“我为党旗争光辉”、“祖国在我心中”、“争先创优在岗位”专题演讲、主题征文、专场文艺汇演等活动,将廉洁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一角落。三菱公司、紫光吉地达公司开通了职工维权与监督热线,设置了厂务公开栏,构建互利共赢、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三菱公司纪委崔书记告诉笔者:“公司纪委成立后,我们重抓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业务招待费和职工保险缴纳、工资兑现和合同签订等涉及职工利益的重要事项的及时公开。职工参与决策、参与监督成为公司廉洁文化建设的最大亮点。”
去年刚到三菱公司上班的大学生职工小严则更关注企业生产、营销、决策、管理等方面的重点事项公开。他乐呵呵地说:“我去年向公司纪委提了内控管理方面的建议,公司采纳后还发了奖金。公司发展得越好,员工的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在非公企业同样可以展示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