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山西提高预防腐败科学化水平再发力

山西提高预防腐败科学化水平再发力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纪委、监察厅获悉,随着该省市、县两级全部建立预防腐败联席会议制度,该省今年将实现预防腐败联席会议体制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联席会议将定期分析预防腐败的形势和任务,研究确定每年需要重点预防的几个领域,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研究确定组织协调、综合规划的重要工作事项,研究重点领域、重要环节源头治理工作需要相互配合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预防腐败工作水平。
    近年来,山西省以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预防腐败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努力实现有效预防腐败的工作目标,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围绕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抓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积极开展清权确权、梳理工作流程、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等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纪委、监察厅先后确定了37个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总结经验。2011年,省纪委预防腐败室与省卫生厅联合在两家公立医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其中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试点中总结提出了“职务、执业”两类风险一起查找、一起防控,制定了《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规定》,研究开发了风险防控软件系统,这些措施和做法在该省卫生系统处于领先地位。今年上半年,该省计划适时召开全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全省公立医院中全面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同时在全省企事业单位中全面推广卫生厅注重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廉政风险防控经验。
    该省注重预防腐败手段方法创新,坚持走科技预防之路。各地各部门积极引入科技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权力运行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尤其是普遍建立完善了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在线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廉政风险和业务风险同步防范。今年,按照省纪委、监察厅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将结合惩防体系示范网建设,加快建立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廉政评估指标体系和腐败预警机制。通过构建廉情信息网络,利用信访监督、述职述廉、责任审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民主评议等渠道,加强预防腐败的信息采集、分析和传递,着力推进信息共享,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增强预防腐败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在“全面防控”的同时,该省结合近年来全省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在研究分析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特点、成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加强“重点防控”的预防对策。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意见》,将煤焦、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交通、国土、卫生、财政等重点部门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率先在这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要环节展开,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整体推进。今年,该省将抓紧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在煤焦等几个重点领域先行探索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防止利益冲突的做法,引导媒体和公众有序参与对官员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