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四川省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纪实

四川省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纪实

    地处西南腹地的“天府之国”四川,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第二大藏区,181个县4406个乡镇,80%的纪检力量在基层,80%的案件发生在基层,80%的问题集中在基层,抓基层、强基础的任务格外艰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着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切实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四川省委站在全局的高度定位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省委书记刘奇葆强调:“要健全基层纪检工作网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省纪委九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基层纪检组织,把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成为反腐倡廉的前沿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巩固执政根基的坚强堡垒。
    “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纪检监督。”今年新春伊始,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监督向基层延伸,四川正加速构建省、市、县、乡“全域覆盖、立体监督”的新格局。 
    深入调研,科学决策——
    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就是抓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建设
    2011年底,四川省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带着亟待解决的反腐倡廉建设重大问题,走基层、听民意、摸实情,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作为此次调研的重点课题之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调研报告》很快出炉,调研报告客观分析了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及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更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4406个乡镇中有750个乡镇撤销纪委,占17%,与《党章》和中央要求不符;设置乡镇专职纪检干部平均为1.3人,力量配备不足;乡镇纪检干部一般都身兼其他多项工作,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市、县两级纪检机关在如何发挥乡镇纪检组织作用方面指导力度不够。”
    如何抢抓中央纪委部署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带队深入广安、遂宁、南充等市实地调研,和市、县、乡纪委负责同志座谈交流,听取意见;主持召开省纪委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集体决策。
    2011年1月15日,四川省纪委九届九次全会专门对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作出部署,明确目标任务。16日,全会闭幕的当天下午,即召开全省市州纪委书记座谈会,听取对《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会上,王怀臣围绕编制、经费、组织保障等,对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提出10点具体要求。
    上遵中央纪委要求,下应基层实际和百姓渴求,听取意见,讨论修改,在贴近基层中科学决策,在凝心聚力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就是抓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建设。
    基于这种共识,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推进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原本撤销了乡镇(街道)纪委的遂宁市船山区迅速启动恢复工作,11个乡镇、6个街道全部恢复纪检组织。绵阳市委书记挂帅主抓,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内江市将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纳入县(区)党政工作目标考核。广安市在村一级设立纪检员,并建立廉情监督制度。 
    突出重点,强化保障——
    18条措施实打实,体现四川特色
    翻阅四川省《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6大块18条,都是看得懂、摸得着、可操作的具体举措。
    “我们在起草《实施意见》中,坚持继承创新,兼顾当前和长远,既对组织建设、机制制度建设、干部管理、工作保障等提出明确规定,又鼓励各地按照积极稳妥、依法依规、尊重创造、有利工作的原则,在不改变乡镇纪委设置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农村基层纪检组织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四川省纪委干部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施意见》中的“改革创新”可圈可点。如,要求规范乡镇纪检组织设置,规定撤销乡镇纪委的必须恢复,明确规定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职一级的干部担任,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的,设专职纪委副书记1名、乡镇纪委一般设委员3至5名。在健全乡镇纪检组织考核工作机制上,要求乡镇纪委书记每年向县纪委常委会述职述廉。又如,规定乡镇纪委书记的提名、任免,由县级纪委与组织部门协商后,报县委决定或进行选举;乡镇纪委副书记的任免,要征得县级纪委同意。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该省乡镇有专兼职纪检干部8530名,其中35岁以下占29.9%,大专以上学历占91.1%,体现了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在认真落实中央纪委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实施意见》还结合本省实际,增加了乡镇纪检组织的工作内容,具有鲜明的四川特色。如,要求乡镇纪检组织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建成项目后期使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藏区、彝区、革命老区发展振兴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要求民族地区的乡镇纪检组织特别要加强对维护政治纪律、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
    此外,《实施意见》突出强化乡镇纪检组织工作保障,要求实施乡镇纪检组织标准化建设,落实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经费,乡镇纪委所需办公经费纳入县级或乡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确保乡镇纪委“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机”,做到有机构办事、有场地做事、有条件干事。同时,把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纳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季度通报和抽查、检查。
    遂宁市纪委副书记古诚告诉记者:“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由市委书记、市长主抓,各方面推进有力。例如,通过协调人事、财政等部门,乡镇纪委书记每月能领到220元的办案津贴。”

    创新机制,强化培训——
    充分发挥乡镇纪检组织职能作用
    在推进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四川省深刻地认识到,乡镇纪检组织是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参与维护农村基层和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里?四川的方向是,通过创新机制,切实加强案件查办、一线监督、信访处理等,把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成为反腐倡廉的前沿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巩固执政根基的坚强堡垒。
    ——强化信访处理。规范乡镇纪委受理信访举报工作程序。实施领导接访、重点对象约访、进村入户下访、民情走访、召开信访听证会、设置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等。实行信访预测预警和信访督察督办制度,对基层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超前排查预警,超前排解化控,使一些长期积压的疑难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件得到有效解决。
    ——强化一线监督。特别增加了加强政策落实和项目资金监督检查的职能。对民族地区乡镇纪检组织,专门提出要加强对维护政治纪律、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监督检查。鼓励各地在不改变乡镇纪委设置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力量,发挥监督作用,当好稳定团结的捍卫者和保障者。
    ——强化案件查办。制定《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乡镇纪检组织办案“主力军”作用。推行片区协作办案制度,通过分片组建乡镇纪委办案协作组的方式,加强查办案件的组织协调,有效解决基层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推行挂牌督办制度,对一些重大典型案件以及复杂疑难案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挂牌督办,通过重点过问、派员协助、现场指导等,为基层办案提供强力支持。建立健全乡镇纪委案件审理机制,通过实行片组联查联审、乡案县审、案件审理简易程序等方式,解决基层未审定案、无人审案等问题。
    职能已明确,关键在落实。着眼保障乡镇纪检组织充分履职、发挥作用,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各级纪检机关将提高乡镇纪检干部履职能力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省纪委将乡镇纪委书记的培训纳入《2012年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今年将利用纪检监察高清视频系统对新任乡镇纪委书记全部培训一遍;市、县两级纪委负责抓乡镇纪检干部的业务培训,成都、眉山等地积极打造乡镇纪检干部学习平台,攀枝花、雅安等地实行乡镇纪检干部全员轮训。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纪检业务基础知识和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违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等重点,并设置谈话技巧、案件突破等提升课程,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同时,有计划选派乡镇纪检干部到上级纪检机关锻炼或参与查办案件。
    “通过形式多样、灵活生动的培训,不断提高乡镇纪检干部正确运用政策策略的能力、严格依纪依法履职的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了合格的干部,才能使乡镇纪检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四川省纪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 袁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