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组合拳”遏制“村官”腐败
陕西省安康市:“组合拳”遏制“村官”腐败
近几年,“村官”腐败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安康市从制度建设入手,率先在全省推出便民服务和乡镇协作办案两项制度后,又推行了入户排查和复查复审两项制度,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有效遏制了“村官”腐败现象。
安康市委书记方玮峰指出:“市纪委牵头推出的一系列制度,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高度,紧紧抓住了农村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既化解了农村社会矛盾,又起到了预防‘村官’腐败的作用!”
——创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行“一厅式办公、一室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制度。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便民服务大厅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99个、村级便民服务室626个,共受理便民事项58.8万余件,办结58.3万余件。
——实行入户下访排查制度,定期组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集中排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安康市纪委、监察局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排查化解活动的通知》。各县在推行入户下访排查制度中出现了诸多特色做法,如白河县开展“听解帮促”活动,紫阳县推行乡镇干部包村联户“五个一”工作机制,宁陕县推进“连心工程”等。
——实行乡镇协作办案制度,将所辖乡镇划分为若干办案协作区,统一调配纪检办案人员,集中力量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该制度的推行有效解决了乡镇纪检干部人少、经验不足、人情干扰多等问题,促进了线索排查经常化、乡镇办案规范化和案件监督常态化。2008年以来,全市乡镇办案协作区共初核248件,立案128件。
——实行重信重访复查复审制度,化解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强化对纪检监察信访办案层级的监督。2008年,《安康市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复查复审暂行办法》出台,规定实名举报人对乡镇纪委调查处理不服的,可向县区纪委提出复查,对县区调查处理结果不服的,可提请市纪委复审。据统计, 2007年以来,属于纪检监察范围内的重信重访,经乡镇终结处理34件,县区复查终结48件,市纪委复审终结9件,经复查复审后,均收到较好社会效果。
安康市推行的“四项制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便民服务是根本,入户排查是基础,协作办案是手段,复查复审是保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减少了办事中间环节,降低了村干部腐败风险;入户下访排查可以有效掌握村干部可能产生的腐败苗头,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发现的贪腐问题,可立即启动乡镇协作办案机制,及时调配纪检干部查办;若当事人对已审结的案件仍有异议,采取由县纪委复查、市纪委复审的办法,使案件得以终结。
“四项制度”从不同角度构筑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惩防体系,如同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有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数据显示,2011年,安康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量在陕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由2007年以前的全省排名前三位,下降到后三位;群众越级信访量大幅下降。
中央纪委有关领导同志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陕西安康通过四个环节治理村干部腐败的做法很好,体现了惩治和预防相结合,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指示,要认真总结安康的这一好做法,在全省予以推广。
安康市委书记方玮峰指出:“市纪委牵头推出的一系列制度,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高度,紧紧抓住了农村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既化解了农村社会矛盾,又起到了预防‘村官’腐败的作用!”
——创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行“一厅式办公、一室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制度。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便民服务大厅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99个、村级便民服务室626个,共受理便民事项58.8万余件,办结58.3万余件。
——实行入户下访排查制度,定期组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集中排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安康市纪委、监察局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排查化解活动的通知》。各县在推行入户下访排查制度中出现了诸多特色做法,如白河县开展“听解帮促”活动,紫阳县推行乡镇干部包村联户“五个一”工作机制,宁陕县推进“连心工程”等。
——实行乡镇协作办案制度,将所辖乡镇划分为若干办案协作区,统一调配纪检办案人员,集中力量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该制度的推行有效解决了乡镇纪检干部人少、经验不足、人情干扰多等问题,促进了线索排查经常化、乡镇办案规范化和案件监督常态化。2008年以来,全市乡镇办案协作区共初核248件,立案128件。
——实行重信重访复查复审制度,化解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强化对纪检监察信访办案层级的监督。2008年,《安康市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复查复审暂行办法》出台,规定实名举报人对乡镇纪委调查处理不服的,可向县区纪委提出复查,对县区调查处理结果不服的,可提请市纪委复审。据统计, 2007年以来,属于纪检监察范围内的重信重访,经乡镇终结处理34件,县区复查终结48件,市纪委复审终结9件,经复查复审后,均收到较好社会效果。
安康市推行的“四项制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便民服务是根本,入户排查是基础,协作办案是手段,复查复审是保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减少了办事中间环节,降低了村干部腐败风险;入户下访排查可以有效掌握村干部可能产生的腐败苗头,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发现的贪腐问题,可立即启动乡镇协作办案机制,及时调配纪检干部查办;若当事人对已审结的案件仍有异议,采取由县纪委复查、市纪委复审的办法,使案件得以终结。
“四项制度”从不同角度构筑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惩防体系,如同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有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数据显示,2011年,安康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量在陕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由2007年以前的全省排名前三位,下降到后三位;群众越级信访量大幅下降。
中央纪委有关领导同志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陕西安康通过四个环节治理村干部腐败的做法很好,体现了惩治和预防相结合,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指示,要认真总结安康的这一好做法,在全省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