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结合 构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
点线面结合 构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农村政权稳定,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和谐。2011年7月换届以来,铅山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创新,突出特色,以创建勤廉示范活动为点,以挖掘廉政文化精髓为线,以完善制度、推行科技为面,扎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以创建“勤廉示范村”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一个好活动要有一个好的载体。2012年,我县创新载体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县17个乡镇开展“勤廉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初见成效。
一个好活动要有一个好的载体。2012年,我县创新载体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县17个乡镇开展“勤廉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初见成效。
1.注重工作目的引导创建“勤廉示范村”活动。当前,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损害群众利益和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一些规章制度得不到较好执行。一定程度上存在“村官虽小、腐败不小”、“小吏大贪”等腐败现象。如何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村官腐败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发展经济、政务公开等各项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决定用3年时间,每年在全县各乡镇中选择一个村开展“勤廉示范村”活动,之后在全县各村铺开推广。通过开展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使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2.注重工作方法推动创建“勤廉示范村”活动。我县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力求“五抓”促“勤廉示范村”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力抓指导。县纪委中层以上干部分别挂点一个行政村,驻点指导创建工作。二是力抓调研。针对创建活动怎么开展、开展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达到什么目的,进行了调研,拿出符合各村特点并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三是力抓重点。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抓住“三资”管理、村级财务等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损害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个重点。四是力抓制度。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的同时,抓好督查机制、调度机制和指导机制等制度建设,重点抓好与“民情家访”活动相结合的制度建设。五是力抓样板。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通过好中选优,打造“勤廉示范村”创建活动样板村,抓好示范中的示范。
3.注重工作实效促进创建“勤廉示范村”活动。我县“勤廉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创建活动,真正实现“让干部清清白白、让群众明明白白、让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达到“五个实现”。一是实现农村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开展活动,推动农村干部改进作风,使乡村干部沉下身子,勤字当先,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是实现村级组织建设明显加强。通过活动,促使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各示范村工作有目标、有思路、有措施,均规划并公开了今后三年工作思路,同时承诺要为民办5件以上实事。三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创建活动,增强农村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发展实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四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与深入开展“干部在身边、温情进万家”为主题的“民情家访”活动相结合,走村串户,做到知百姓事、解百姓难、帮百姓富、暧百姓心,不断拉近干群感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实现让社会多数问题解决在基层。通过活动,结合县纪委每月20日下乡接访机制,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直面基层矛盾,立足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创建活动,农村上访比例明显下降。
二、以挖掘廉政文化精髓为入手,进一步丰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内涵
我县立足于经典勤廉思想代表“白菜碑”、“忠孝廉洁”精神、“鹅湖书院”等丰富廉政文化资源,从挖掘传统廉政文化精髓入手,创造性地开展了廉政文化“七个一”工程。即:一是创作一部廉政文化电视专题片。我们与上饶电视台《北纬28》栏目合作,以县内体现亲民爱民的白菜碑为主要素材,拍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专题片《廉政的丰碑》。目前,已完成前期拍摄,预计七月底在上饶电视台热播。二是办好一份廉政工作内刊——《铅山廉政》。目前,已编发五期。三是建好一个廉政文化园区。以五校联动形式在县教育园区通过设立大型廉政雕塑、文化长廊、廉政课堂等方式打造廉政教育进校园新模式。四是编排一台廉政文化汇演。以白菜精神等县内的廉政题材为主,自编自创一台文艺晚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颂扬廉政。五是开辟一条廉政文化旅游专线。以我县廉政文化景点为题材,制作了廉政文化旅游专线导游图,并于七一前夕正式启动旅游专线。六是开展一次廉政文化主题词征集活动。运用网络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以讴歌廉政勤政为内容的主题词。目前,已征集600余条,通过评委评选打分,已确定100条主题词入围。七是策划一个论坛---“鹅湖白菜论坛”。通过与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的交流探讨,我县借助鹅湖书院,加上白菜碑中“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的经典勤廉思想,拟于10月份举办“鹅湖白菜论坛”,通过高端与基层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鹅湖文化,白菜精神”为主题,提炼出“白菜”精神,使“白菜”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响亮的廉政文化符号。
我县立足于经典勤廉思想代表“白菜碑”、“忠孝廉洁”精神、“鹅湖书院”等丰富廉政文化资源,从挖掘传统廉政文化精髓入手,创造性地开展了廉政文化“七个一”工程。即:一是创作一部廉政文化电视专题片。我们与上饶电视台《北纬28》栏目合作,以县内体现亲民爱民的白菜碑为主要素材,拍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专题片《廉政的丰碑》。目前,已完成前期拍摄,预计七月底在上饶电视台热播。二是办好一份廉政工作内刊——《铅山廉政》。目前,已编发五期。三是建好一个廉政文化园区。以五校联动形式在县教育园区通过设立大型廉政雕塑、文化长廊、廉政课堂等方式打造廉政教育进校园新模式。四是编排一台廉政文化汇演。以白菜精神等县内的廉政题材为主,自编自创一台文艺晚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颂扬廉政。五是开辟一条廉政文化旅游专线。以我县廉政文化景点为题材,制作了廉政文化旅游专线导游图,并于七一前夕正式启动旅游专线。六是开展一次廉政文化主题词征集活动。运用网络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以讴歌廉政勤政为内容的主题词。目前,已征集600余条,通过评委评选打分,已确定100条主题词入围。七是策划一个论坛---“鹅湖白菜论坛”。通过与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的交流探讨,我县借助鹅湖书院,加上白菜碑中“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的经典勤廉思想,拟于10月份举办“鹅湖白菜论坛”,通过高端与基层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鹅湖文化,白菜精神”为主题,提炼出“白菜”精神,使“白菜”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响亮的廉政文化符号。
三、以完善“制度+科技”体系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新
应对新问题,要有新思维、新方法,做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要紧随时代,与时俱进。我县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在运用科技,贵在完善制度。
应对新问题,要有新思维、新方法,做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要紧随时代,与时俱进。我县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在运用科技,贵在完善制度。
1.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从机制上扎紧“篱笆”,从制度上堵塞“蚁穴”。具体做到“四规范”:一是规范“三重一大”制度建设。换届以来,及时向全县各单位下发《重申“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纪律要求》,并通过每个单位制订实施细则和各纪工委参与跟踪进行监督等,进一步规范了“三重一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有效地保障防范决策风险;二是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年初,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重申我县公共资源交易纪律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举办了全县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同时通过四项告知工作,加强县乡两级交易平台建设,让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有效制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中规避与肢解现象;三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我们在全县各乡镇推行了“村账乡代理” 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全县161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同时做到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县村级财务管理业务培训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双创”工程的实施;四是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我们积极做好规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做到坚持制度建设明确规范用权、规范用人、规范程序“三个规范”,坚持操作层面做到公开决策、公开办事、公开问责“三个公开”,坚持权力运行开展党内监督、党外监督、社会监督“三个监督”;积极推行乡村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做到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做好资产、资金、资源“三管理”。
2.强化科技运用,创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防范体系。在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程中,为防止制度“执行走样”问题,我们重点引入科技防范。具体做到“三推行”:一是推行电子监察视频化。为对行政权力运行及公共服务情况进行实时、同步、全程电子监察,有效地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我县积极推行电子监察视频化。目前已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直其他服务窗口以及3个大乡大镇便民服务中心安装了电子监察视频,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其他乡镇的安装;二是推行电子政务系统化。把“电子政务和监察系统”信息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到全县各部门、各环节,把原来分散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具体人员手上的权力统一进“网”,按照设定的程序行使,全程留痕、全面监控,实行政务在网上公开、资金在网上运行、公共资源在网上交易、监督在网上实施;三是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常态化。我县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常态化,努力构建以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为载体的预防腐败工作新机制。目前在全县所有单位和17个乡镇都推行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并逐步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延伸到各行政村。(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