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阳光党务”,促进党内民主
实行“阳光党务”,促进党内民主
——吉林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扫描
吉林省委日前召开常委会,听取关于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要求2011年底前在全省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党务公开。
近年来,吉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决策部署,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扎实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基层党务公开工作机制
吉林省委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省委书记孙政才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听取党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该省成立了由省纪委牵头,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直机关工委等单位参加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各市、县和省直部门实行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制,纪委(纪检组)牵头,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的公开;党委办公厅(室)负责指导党委全局和中心工作相关内容的公开;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指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管理情况相关内容的公开等。各部门根据任务分工,落实相应责任,密切协调配合,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主管部门指导、基层党组织实施、党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新工作载体,提升基层党务公开水平
2008年以来,吉林省各市、县、乡通过公开栏、互联网、电子显示屏、情况通报、媒体宣传等形式,积极搭建基层党务公开平台。一是搭建窗口平台,在全省634个乡镇建立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设立党务公开窗口,承担乡(镇)党务信息公开。二是搭建网络平台,开通吉林纪检监察网站,定期发布基层党务信息;通过各乡(镇)“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公布农村党员群众关心的党务信息。三是在全省9312个行政村(社区、街道)和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办公场所设立党务公开栏,公布党务信息。四是设立电子平台,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设置电子触摸屏,推行“触摸公开”,方便了党员群众查询。
各地还根据不同的公开内容,把公开时限分为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逐段公开、及时公开四种。对政策措施、审批事项、工作程序等具有稳定性的内容固定公开;党组织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等阶段性情况按阶段公开;干部考察、任前公示等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注重有机结合,增强基层党务公开工作实效性
吉林省各级党委把基层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有机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各地还坚持党务公开与作风建设相结合,把征求意见、整改落实、民主评议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和党员群众公开,巩固了作风建设成果;坚持党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阳光党务”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坚持党务公开与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增强了党务公开的生机和活力。吉林森工集团党委把党务公开与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结合起来,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征求全体党员和职工的意见,制定工作方案,提交党委和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向全体党员和职工通报。
各地还坚持党务公开与作风建设相结合,把征求意见、整改落实、民主评议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和党员群众公开,巩固了作风建设成果;坚持党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阳光党务”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坚持党务公开与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增强了党务公开的生机和活力。吉林森工集团党委把党务公开与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结合起来,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征求全体党员和职工的意见,制定工作方案,提交党委和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向全体党员和职工通报。
搞好调研指导,深化对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认识
吉林省各级党委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研究探索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总结新经验、新做法。
该省成立了廉政研究中心,专门立项研究“吉林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深化对基层党务公开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吉林省委在各市(州)和省直机关建立基层党务公开联系点,认真总结了森工集团、临江市等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经验做法,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基层党务公开规范化
吉林省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党务公开的指导原则、内容、程序。各地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基层党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和公开目录,建立了例行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激励惩处、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入手,建立党务公开监督员制度、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以及情况通报、报告制度,促进了党务公开的规范化。通榆县制定了《党务公开工作目标及考核办法》《聘请监督员制度》《党务预公开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和完善了“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监督员监督、党员群众监督”四管齐下的党务公开工作监督机制,形成人人关心公开、人人监督公开的良好氛围。长白县从加强基层党务公开工作进展情况监督入手,制定了党务公开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党务公开考核、党务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对不按规定进行公开或搞假公开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保障了党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目前,该省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覆盖面达90%以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规范了基层权力运行。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强化了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减少了基层干部权力寻租的机会。二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实行基层党务公开,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党员群众的疑虑,加深了党员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推动了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实行“阳光党务”,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了基层党组织的运行规则,发挥了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该省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覆盖面达90%以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规范了基层权力运行。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强化了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减少了基层干部权力寻租的机会。二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实行基层党务公开,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党员群众的疑虑,加深了党员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推动了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实行“阳光党务”,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了基层党组织的运行规则,发挥了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