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转作风不妨从转“官念”入手

 
转作风不妨从转“官念”入手

张桂辉

  
  近些年来,经过持续努力,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新改进,服务质量有新改善,担当意识有新增强,工作效能有新提高。然而,迄今为止,机关干部作风确实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离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比如,有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的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的精神懈怠、思想涣散,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贪图享乐、拜金主义严重……直观的表现是,工作的能力不强,潇洒的本事不小;放在工作上的精力太少,放在休闲上的心思太多;八小时之内萎靡不振,八小时之外精神焕发。

  尽管这些问题大多只发生在少数单位的少数干部身上,但常言说得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羹”。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高度重视,不采取有效措施下狠心治理,这些问题就会日渐泛滥蔓延开来。那样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还势必会影响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切实解决好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十分重要。良好的工作作风,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病根”却大同小异———都是“官念”不清引发的。因而,转变作风,要从转变“官念”入手。“官念”有三层含义,即是谁让我当了这个“官”、“当官”究竟为什么、“当官”应当图什么?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同,“当官”的动机与目的自然不同,“当官”的境界和追求也就截然不同。

  转变“官念”,要双管齐下。其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使之真正认识到,官职是组织任命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任何党政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一旦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就会孤掌难鸣、一事无成、一文不值。其二,要通过“挂村”服务、“挂企”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机关干部经常深入到农村、企业、群众中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期、所盼,而后作出符合实情、顺应民意的决策,真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把群众视为“衣食父母”,对待群众像对待亲人家人一样,怎么会高高在上、在群众面前耍官腔摆架子呢?怎么会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感情冷若冰霜呢?又怎么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呢?只有党员干部的“官念”转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工作作风、机关作风才会真正好起来。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