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淮安“不申报不提拔”值得效仿

 
淮安“不申报不提拔”值得效仿
 
徐清俊


  近日新华社报道,自今年8月1日起,江苏省淮安市对市、县两级拟提拔乡(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财产申报公示,其配偶、子女投资或注册公司、企业等也在必须公示之列。对拒绝申报的拟提拔人选,不予提拔。
  必须公示的财产包括:房产、车辆、投资、存款、债务及其他需要说明的财产等六类财产情况。同时,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注册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时间、名称和投资总额也在必须公示之列。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预防腐败的一个杀手锏,自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特别是广大的官员。作为一次实践,新疆的财产申报制度就受到了不小的非议,特别是涉及到的官员,抵触情绪特别大,现在也很少听到相关的报道了。按理说财产申报制度很正常,一个人在提拔前将自己的财产“晒一晒”,就可以让自己行得更正、做得更直,减少了群众对自己的猜忌。那么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实行起来就这么难呢?我们的党员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怕财产申报呢?
  这自然会让人们有不正常的想法,再加上我们现在社会上不断出现的一些腐败分子更能让我们可以想到其中的缘由。然而,在目前反腐形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不仅是在事后对腐败个案的惩处,更是要用“制度反腐”。消除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
  江苏淮安市的作法,是必须要得到支持和肯定的,不申报、不提拔,并且申报的不彻底也不行,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在制度防腐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的进步。也许会有人说“雷声大雨点小”,到最后反映大就会不了了之了,但没有“雷声”怎么会有“雨点”呢?我们所希望的是“雷声”多点大点,那么自然“雨点”也会多会大。我们的预防腐败的制度就会越来越健全,腐败离我们就会越来越远。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