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必定有我”与“功成不必在我”的辩证法
近日,重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总书记言简意赅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当官要有两种境界:一是功成必定有我,二是功成不必在我。
一张蓝图抓到底,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所作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有我”存在,自觉克服“看客”心态,不当局外人,牢固确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执政理念,始终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永远保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的昂扬斗志,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另一方面,总书记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这是对那些为官不实、作风漂浮、急功近利、搞虚假政绩等不良现象的断喝和警醒。事实上,很多时候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尊重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多做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每个人都是时代发展的接力棒,许多事情的实现和成功不一定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进步,把成功留给他人或者后来者,当好奠基人,又何偿不是一件非常幸福完美的事情?对于各级组织和个人来说,关键要在薪火传承中找准定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既要有只争朝夕、不懈奋斗的进取精神,又要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做出“欲速则不达”的事情,甚至搞一些急功近利、哗然取宠的噱头,以致损害事业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实中,总有人把“有我”与“在我”简单地割裂开来:有的歪曲理解“功成必定有我”,把“有我”放大为“唯我”,不顾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作决策抓落实,重视“显绩”,轻视“潜绩”,巴不得集天下成功于一身,甚至不惜代价不顾一切地做些吸引眼球的事情,追求社会效应,捞取个人功名,最终背离了党的宗旨,背弃了执政为民的初衷,行“有我”之名,干“唯我”之实。有的偏面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凡事得过且过,不认真不较真,不努力不作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管钟撞得响不响,只图眼前舒服,把责任和担当丢弃在脑后,整天哼着小曲“江山自有后来人”,直接影响和损害了事业的发展进步。其实,这两种片面狭隘的认识都是很危险的,违背了辩证统一的哲学原则,误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严重危害,必须坚决纠正。
从本质内涵来看,“有我”与“在我”统一于党的理想和宗旨。我们讲“功成必定有我”,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就是要依据党章规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勇往直前。我们说“功成不必在我”,强调的是一种境界,就是要站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反对一切不顾客观实际、不顾群众长远利益、不顾事业发展整体布局的一味贪图个人政绩的极端行为,防止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影响和阻碍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这些年来,有的地方发展蓝图是一个将军一个令,没有形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抓到底的良好风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都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分不开的;有的地方不注重发展的内涵和后劲,甚至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损害民生需求为代价大拆大建,乱铺摊子,虽然制造了表面繁荣,也赢得了少数人的喝彩,但与长远发展和群众利益是背道而驰的,甚至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这样的发展成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谓的“政绩”有什么用?完全歪曲了有所作为的本意。综上所述,必须坚持“有我”与“在我”的高度统一,充分认清“有我”与“在我”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来源是一致的,本质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事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从因果关系来看,“功成必定有我”是首要前提,是责任担当,是目标追求,这是共产党人的应有之义。入党干什么?当官干什么?就是要在有所作为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这样的实干和奉献精神才能称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就“功成不必在我”来说,这是对“功成必定有我”的升华和取舍。如果把政绩放在为自己捞取名利上考虑,势必做出与党的理想宗旨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果把政绩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淡泊名利上考虑,就会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充分体现党立为公、执政为民的坦荡胸怀和为事业发展进步无私无畏的理想追求。从党的历史征程来看,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时代,都有许多党员干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他们用实际行动挺起了党的“脊梁”,诠释了“有我”与“在我”的精神境界,成为我们党昭示后人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因此,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深刻领会“有我”与“在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在“有我”之中彰显“在我”,在“在我”之时不忘“有我”,保证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实践层面来看,“有我”偏重于实际行动,“在我”偏重于价值取向,前者注重的是行动能力,后者强调的是立场观念,二者的有机融合,其实就是思想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功成必定有我”,要求我们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以“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干事创业,努力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功成不必在我”,要求我们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始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事求是和客观辩证的思想武器理解和看待自己的责任担当,走出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束缚,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看事情,不作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不顾群众呼声的重大决策,不搞那些表面繁荣、哗众取宠的政绩工程,不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事情,多做那些利发展、利民生、利长远的实事好事,这样才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得到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保证“功成必定有我”更好地落地生根。只要我们以“有我”扬帆前行,以“在我”把舵引航,这样不管道路多么艰难曲折,最后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