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忏悔录

我的人生如断线的风筝——射阳县政府原党组成员孙曦忏悔录

    【案情简介】 孙曦,原任射阳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射阳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2008年至2014年期间,孙曦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财物合计价值人民币2950461.91元。2015年3月,孙曦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80万元。

    组织上对我实施“两规”后,在组织的帮助教育下,我对自己所犯问题才有了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提笔才知羞愧万分,言出方觉浑身颤抖。每当我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桩桩错事、荒唐事时,我都会问那个似曾相识却面目全非的我:我是什么人,我怎么会这样?通过这些天来反复思考,我对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

    人生变轨到违规的道路上

    我也曾经把干大事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在担任县城管局局长、兴桥镇党委书记时,把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008年年初,我到开发区任职时,逐渐变得浮躁起来。心想开发区这个平台容易做大官、发大财,根本就没有把在开发区干大事放在心上、担在肩上。在这种扭曲的人生观指导下,热衷于搞假项目、假开工,去造声势、谋政绩,一个开工典礼动辄花去十几万元,一言以蔽之,但凡对我升官有利的事情,一掷百万元、千万元也在所不惜。

    在虚假数字的包装推动下,我终于在2010年7月被明确为副县级。此后,我仍乐此不疲地在政绩上造假,以谋求更高的职位。在“做大官”这一私欲极度膨胀的同时,我的金钱欲也越来越强烈,完全忘记了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的使命,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不把“做大官”作为我到经济开发区任职的价值追求,我也不至于如此快速地滑到犯罪的轨道上,这是我犯罪的恶之源、罪之本。

    在违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到开发区任主任、书记后,自己成天与大款、巨贾们打交道,虚荣心理、攀比心态和追求享乐的奢侈心理日趋严重,脑子里原先的警觉性也逐渐丧失。

    在我的权力日益膨胀的过程中,制度成了我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摆设,“按我说的办”取代了规章制度,优惠政策幅度大小由我拍板决定,工程中让谁中标照我的想法运作,几万元到几千万元的拨款更是我大笔一挥的事情。随着自己对金钱的追逐,自己手机通讯录里建筑包工头、各类老板的名单与号码越来越多,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他们的许多非分之求都是在与我的非工作性接触中提出,并得到我解决的。过去,我是这些人敬畏的主任、书记,尔后则成了他们前呼后拥的“二爷”。

    在我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渐渐在脑海里荡然无存,心中有的只是利益交换的信条,开始收别人1万元现金时忐忑不安,惶恐数日。但当我发现一切平安无事后,胆子就大了起来,给我多少就收多少,甚至还以“我没要,是他自愿送的”和“他从我这里得到的多,他送给我的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来为自己频繁受贿寻求心理安慰,以致后来收到一笔50万元时,心里泛起“身价大涨”这一怪诞的满足感。

    从违规路上滑入犯罪泥潭

    在对名的追逐和对利的渴求中,我的责任意识逐渐淡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板块的主要负责人,我想得更多的是个人如何能做更大的官、收到更多的钱,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了我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平台和手段。

    近几年来,射阳开发区的工作特别是招商引资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越来越多,对此,我既听不进、更听不得,甚至经常抱怨这些中肯的、善意的批评“不公正”,到处为自己评功摆好。在我的工作对象中,普通群众、基层干部越来越难见到我,商人、包工头将我团团围住,致力发展一方、努力为人民服务被我抛在脑后。丢掉责任重于泰山这个信条后,我的人生如断线的风筝,飘得越高,离党员标准、法律法规的轨道也就越远,最终不可避免地栽在犯罪的泥潭里。

    【点评】 从中央和地方查处的案件来看,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背后大多有不法巨商大贾的影子。孙曦这样称兄道弟、亲如一家的官商交往,早已超出了正常的交往尺度。也正是在“勾肩搭背”的“朋友圈”中,孙曦走向腐化和堕落。党员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看准主流,莫为小利失大节,不因诱惑陷囹圄,拧紧思想“总开关”,把好为官“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