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阜宁

阜宁:庭审教育筑牢拒腐防线

    控辩的交锋、亲人的悲痛、悔恨的泪水,法庭现场一幕幕生动深刻、令人警醒的审判场面一次次涤荡着每个旁听者的灵魂,这是阜宁县纪委积极开展职务犯罪庭审警示教育活动所带来的深刻警示效果。

    现场目击  实现以案明纪

    “我愧对组织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愧对亲友给予的厚爱,更愧对父母妻儿,因我而承受无限的痛苦和压力……”

    4月15日,在阜宁县经信委行业发展科原科长张卿涉嫌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挪用公款案庭审现场,张卿几度悔恨落泪。他因为企业担保欠下巨额债务走上犯罪堕落的轨迹,给家庭带来的伤害及其所受法律的严惩,给现场旁听的200多名经济部门人员敲响了警钟。

    为切实增强庭审警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阜宁县纪委根据发案人员的不同身份和工作性质,有的放矢,分层分类组织教育,并更加注重向基层、向群众关注的热点延伸。

    4月28日,阜宁县纪委组织各镇区、街道城郊村居负责人、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300余人,现场旁听阜城镇城南村原党总支书记孙加才涉嫌挪用公款和受贿案。

    在现场,村官们看着昔日的同事、朋友面色憔悴,身形佝偻,戴着手铐和脚镣低头走进法庭,一时鸦雀无声。庭审结束后,村官们还聚在一起讨论。“没想到,他才进去几个月,就老了这么多,他老婆在现场一直哭”,“其实,征地拆迁补偿款我们村也有,他做了这么多年村支书,50多岁犯这个错误,判了这么多年真是不值得,实在太糊涂了”,“看来,以后要严格监管村里的各项经费,不能糊里糊涂犯错误”……村官们纷纷摇头叹息,面色凝重。

    庭外反思  力求正本清源

    庭审警示教育给旁听人员带来了强烈的警醒效果,但反腐倡廉教育要落到实处,不仅仅在于走上庭审现场的那一刻,更要注重从源头上预防,从思想上落实。

    “张卿案件的发生是其自身造成的,但当我们反思其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时,部门内部审查监督不严也是造成他违法的因素之一。”张卿原所在单位的分管领导在庭审后谈了自己的看法。

    “孙加才作为一个城郊村支书,两三年竟然挪用征地拆迁补偿款700多万元,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管理漏洞。”庭审后部分镇经管站长如是说。

    为夯实庭审实效,从思想上推进教育“入脑入心”,阜宁县纪委要求参加现场旁听的人员必须在10日内报送心得体会,发案单位还必须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单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报县纪委备案跟踪。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开展职务犯罪庭审警示教育,共收到心得体会文章516篇,相关案发单位提出整改措施18条,建立管理制度16项,500多名党员干部现场接受庭审教育,实现源头监管和跟踪教育双管齐下。

    延伸教育  增强综合实效

    “今天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收获太大了,从控辩双方对案情的分析、控诉、辩解和认定,对于我今后工作中如何把握纪律审查的重点、要点,以及证据的收集等都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阜宁县纪委纪检监察三室新任公务员小畅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该县在职务犯罪庭审警示教育工作中,注重发挥警示教育综合效应,将庭审现场作为强化自身建设的生动课堂。组织新进县纪委纪检监察室和工作室的纪检监察干部以及县纪委“两规”案件主办人员走进庭审现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全力打造高效精湛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通过参与自己查办案件的庭审观摩,自始至终对整个过程了然于心,对于将纪律审查和司法审判有机地衔接起来,提高纪律审查的效率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深刻认识到严以用权、正确履职的重要性。”旁听庭审的县纪委办案人员一致认为。

    “我们院长担任审判长,亲自审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家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切实提升审判实践能力,同时也警醒我们法官必须公正执法、秉公办事,切不可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阜宁县法院刑庭庭长郭晓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