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公家一点“光”
古代有一位姓闫的清官,有一天在灯下读上司的来信,读着、读着,发现信的后半部内容都是在讲自家私事,于是赶紧命令公差把官烛换成自己家的私烛,有人嘲笑这位官员小题大做。其实,乍看起来,这位清廉的官员是有点“较真儿”,看一封信这点小事,还得分清是公事还是私事,是用官烛还是用私烛,生怕沾官家的一点“光”,但仔细一想,这种公私分明的“较真儿”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
古代有一位姓闫的清官,有一天在灯下读上司的来信,读着、读着,发现信的后半部内容都是在讲自家私事,于是赶紧命令公差把官烛换成自己家的私烛,有人嘲笑这位官员小题大做。其实,乍看起来,这位清廉的官员是有点“较真儿”,看一封信这点小事,还得分清是公事还是私事,是用官烛还是用私烛,生怕沾官家的一点“光”,但仔细一想,这种公私分明的“较真儿”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