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节日腐败须揭下“面子”包装下的“里子”
腐败与反腐败呈现双线螺旋式发展趋势,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扫除节日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持久战,经过量的过程博弈,必将达到质的取胜飞跃。包装节礼“面子”以图掩盖腐败“里子”的想法趁早收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狠抓节点为契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不懈,露头就打,本来堂而皇之、招摇过市的各种 “四风”现象近乎销声匿迹,有效刹住了“四风”腐败痼疾。
然而,虽然临近中秋国庆还有一个月,但是各种打着节日旗号的“四风”腐败却已纷纷登场,似乎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之势。诸如天价月饼盒上“豪华尊贵”、“富丽堂皇”等词汇尽显诱惑奢华;多款大闸蟹广告语称提供“私人订制”、“个性化订制礼券”等人性化服务。
节日腐败不仅公然在包装上做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面子”文章,甚至,披着各种“隐身衣”,藏匿在阳光监督的背后,在冠冕堂皇的表象“面子”下掩盖腐败奢靡的“里子”。天价烟“黄鹤楼﹒中国梦”披上了主旋律的外衣,就能卖到四五千一条;“摘要”酒披上政治隐喻的外衣,就能卖到一千八百元一瓶。
更有甚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将腐败手段升级,为虎作伥,将“里子”更隐蔽化,利用微信账号、淘宝账户、代开发票等服务吸引顾客,确保腐败交易无后顾之忧,以图遁迹无形,万无一失。 无论是炫耀“面子”,还是修饰“面子”掩盖“里子”,抑或隐蔽“里子”,追逐利益的同时都为了迎合或是诱导着社会的道德风气和价值取向,其背后都反映着整个社会特权思想、奢靡享乐之风的根深蒂固,当前,有的人认为中央抓作风只是一阵风,依然习惯做着过去节日“福利”的黄粱美梦。
尽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四风”政令所向披靡,给积久沉疴的节日病一剂猛药。但是又逢中秋国庆节日,节日市场腐败却意欲回潮、伺机而动,各显神通的腐败方式手段在不断刷新升级,给反“四风”带来巨大的挑战,说明腐败与反腐败正处于对峙状态,稍一不留神,“春风吹又生”,“四风”顽疾就肆意疯长。
扫除节日腐败要由表及里,由外而内,透过现象触及本质,不仅揭下腐败的“面子”,更要揭下“面子”下的腐败“里子”。
首先,对于公然竭尽奢华、企图打造节日腐败的商家企业,纪检部门要联合质检、工商部门,果断揭下公然违法四风的“面子”,对违背“四风”的诱导广告和服务、名不副实奢侈品进行监督检查、教育引导、彻查整改,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其次,对于以图暗度陈仓,打擦边球的不法商家企业要撕下其伪装的“面子”,纪检部门要会同工商部门严把审批关,严禁用谐音词广告语来掩人耳目,规范各种高额奢侈品营销。
最后,要进一步深入追究“四风”新动向,纪检部门要联合科技、公安部门对利用互联网、微信等高科技隐蔽手段加大研究侦查力度,彻底整治“里子”,对于互联网、微信行业加大防范力度,进行制度预防,不留任何死角余地。
当然,根本是重塑价值观的“里子”。商家不能惟利是图,要诚信经商,责任经商,弘扬良好社会风气;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拒绝“四风”腐败,树立廉洁自律的表率。(朱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