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响水

市教育局纪检组坚决纠正行风突出问题

把纪律挺在前 把措施抓到位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净土”开始不净。一些学校和中小学教师,违规乱收费、有偿补课、乱征滥订教辅材料的现象时有发生,纠而复发,既直接侵害了群众利益,也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损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为此,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落实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市教育局党委的要求,迎难而上,正风肃纪,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一、抓教育引导,让纪律强起来

    盐城市教育系统明确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总抓手,把守纪律讲规矩的教育、执行、监督、考核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内容,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组织监督责任。及时将国家、省、市关于专项整治方面的制度文件汇编成册,印发各地各校学习,并在全市中小学师生中开展守纪律讲规矩廉洁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让廉洁之花香满校园。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一方面,在全系统开展“最美盐城教师”、“盐城市教育系统十佳基层勤廉干部”评选和“劳模进校园”活动,大力宣传表彰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利用假期干部培训,邀请市检察院、省教育厅有关同志作预防职务犯罪和违反党纪条规、师德规范的典型案例剖析报告。利用“510”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廉政微电影《爸爸,你去哪儿啦》,请大丰市纪委负责办理该市南阳中学两名校长贪腐案件的同志给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此外,每月发布“廉情通报”,适时发送作风、行风建设等方面的纪律规定,以及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受到查处追究的各种典型案件。通过“木鱼常敲,紧箍咒常念”,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纪律和规矩意识大大增强。

    二、抓严查重处,让纪律严起来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坚决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风突出问题,有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教育腐败现象,是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教育热点。近年来,市教育系统坚持把工作做得细处,不断加大对教育行风重点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始终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

    睁大眼睛、拉长耳朵。除了节假日重点检查和常规督查外,驻局纪检组还会同局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市直各学校、单位今年上半年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市直教育系统“三公”经费较去年同期下降24.3%。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谈话并责成整改。

     市教育局定期开展“市区校一体、分片分组督查”,严查有偿家教,动实招,下猛药,通过采取开学专项检查、平时“飞行”检查、重点信访件针对性检查、大市区划片分组检查、重点小区张贴举报公告、蹲点守候检查等方式,共查处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11起、违规征订教辅材料4起、违规收费7起,清退违规收费21万元,对31名教师和校长以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扣发当年绩效工资、延缓职称评定以及党政纪处分等处理,并编发查处通报5期,对19起涉及乱收费和教师有偿家教的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今年,市教育局联合市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了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秩序的文件,一改高中招生秩序混乱的现象。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市区6所民办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违规招生问题,会同人社、卫生、公安、物价等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并下发整改通知单。

    三、抓建章立制,让纪律立起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切实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执行有力、落地生根的规章制度,让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推动行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市教育局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行风建设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市教育局为避免反映作风行风建设问题的信访举报查处力度层层递减,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加大直查快处力度,确保各项制度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及时提出纪律要求,从节日期间容易出现的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等“小事”抓起,早打招呼、早提醒。对转办交办的的信访件或有关事项,要求参与核查处理的同志都要签字背书。近期,市教育局还将结合秋学期开学工作检查,对去年以来的查处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确保查处结果落地生根。就像校长教师们形象地说的那样:“处处都有‘高压线’,而且根根通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