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铭记历史致敬先辈 砥砺前行开创未来——我市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抗战历史,波澜壮阔,气壮山河;

    铁军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

    2015年9月4日下午,新四军纪念馆广场。

    阳光普照,蓝天白云,碧空如洗,秋高气爽。苍松翠柏掩映下,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庄严肃穆;手持军号的战士雕塑,像是在吹响东进的号角。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带着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对老兵的崇高敬意,对抗战胜利的喜悦,近2000名来自全市各界的代表隆重集会,共同缅怀那段彪炳史册的峥嵘岁月。

    14时,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盐城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正式开始。

    “铁军”雄师是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雄壮的歌声,把人们的记忆唤回到了70多年前——

    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进攻,1940年10月,新四军横扫顽敌、挺进盐阜,与南下的八路军胜利会师,开辟了敌后重要的苏北抗日根据地。

    “铁骨铮铮的新四军战士们浴血奋战,换来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今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伟大的历史,是对先辈们最好的悼念与祭奠。”盐城军分区政治部干事陈宇说。

    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处于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1941年1月,党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坚持抗战。同年3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在盐城成立。盐城由此成为华中抗战的政治领导和军事指挥中心。新四军在战争中不断壮大,成了一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正义之师,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

    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张爱萍、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雄儿女,在盐城这块红色土地上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留下许多感人的事迹。

    团市委书记吴冈玉曾多次组织团干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来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学习。昨天又一次站在新四军纪念馆广场上,她深有感触:“我们要用先辈们的理想信念来教育凝聚青少年,用祖国的发展历程来引导青少年信赖党、追随党、拥护党。我们共青团组织也要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带领全市青年为谱写中国梦的盐城篇章建功立业。”

    纪念碑下,红旗飘扬,花篮锦簇,气氛庄严而热烈。武警盐城市边防支队的皋亚成难掩激动:“参加此次活动,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共鸣,我们以生活、工作在盐阜老区这片红色的土地而骄傲和自豪。” 

    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为了70年前的那场永载史册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全场人员起立,向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者默哀。亭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王立斌表示:“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就是对烈士精神的最好传承。” 

    盐城中学教育集团高三(9)班的李心琪作为青少年代表发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肩负使命、勇立潮头的当代中国青少年,必须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耄耋老兵是抗战亲历者和胜利见证人

    冲锋、拼杀;流血,牺牲。胜利的旌旗,浸透了烈士的鲜血;壮丽的山河,书写着英雄的诗篇。

    郭猛、丘东平、陈中柱、田守尧、许晴……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英雄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壮歌。

    在苏北的五年抗战中,新四军与盐阜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战,先后夺取了八滩战斗、陈家港战斗、阜宁战役等重大胜利,作战4700余次,歼敌6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伪顽势力。

    16位耄耋之年的老战士,应邀参加本次活动。当老人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入场时,全场自发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老战士们的尊敬之情,更是对他们身后那段过往战争岁月的缅怀。

    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老战士刘则先无论是在部队和地方从事宣传思想工作,还是在中学、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和党政领导工作,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铁军精神”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我仍有责任和义务将历史的真相告诉后人,将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解放、为正义和平而英勇斗争的抗战精神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90岁高龄的刘则先老人步履有些迟缓,来自盐城师范学院的志愿者顾盼依和金天瑞主动上前搀扶。“搀扶着刘老时,感觉就像是一种历史的交接,是铁军精神的现实传承。”站在刘老身边,握着老人的手,金天瑞心情十分激动。

    老战士们端坐在会场前排,闪闪发亮的军功章、纪念章,映照着他们的苍苍白发和不屈容颜。他们是70年前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也是伟大胜利的见证人。

    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盐城,当地军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吿。根据地到处是欢笑声、歌唱声、锣鼓声和鞭炮声,一夜间,大街小巷就贴满了“庆祝抗战胜利”、“敦促伪军投降”的标语。

    “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87岁高龄的路广老人是胜利的见证者,当庄严的国歌声响起时,他瞬间热泪盈眶,“当年那久违的欢笑,浸透了抗争的血泪,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与幸福生活,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凝视着广场前新四军战士的雕塑,新四军老战士、盐阜大众报原副总编严锋深有感触地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先辈矢志不渝的梦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自己的一份力。”

    “铁军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广场纪念活动结束后,参会人员分批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每一个展厅内都聚集着观众,大家跟随着讲解员徐步向前,不时驻足观看。

    “铁军精神与盐城”专题展厅,以“精神永存”、“继往开来”、“美丽盐城”三个篇章,展示我市传承“铁军精神”,焕发新的热情,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果,将参观人员从历史引向现实。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维护团结、执纪严明、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讲解员成春梅向大家介绍,“学习与弘扬铁军精神,是盐城人民的自觉追求和一致行动,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盐阜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参观,在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工作的方鹏飞对“铁军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新四军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救国图强的不朽传奇。他们在血与火中熔铸的铁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他表示,要把学习“铁军精神”转化为维护稳定、保民平安的强大动力,发扬先烈“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作风,为平安盐城建设多作贡献。

    2014年4月22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20年传唱一首歌》,透视盐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象的报纸被放大展示在展厅醒目位置,感染和教育着一批批观众。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纯朴的民风是“铁军精神”的传承,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氛围。韦青、陈红、王强、徐兆学,一个个道德模范不断涌现,盐城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厚德盐城”成为响亮的城市品牌。

    “通过参加今天的纪念活动,我再一次感受到铁军精神在盐城红色文化中的厚重。”看到这些“身边好人”的介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熊文内心深受触动,“我们青年大学生要以身边的好人为榜样,秉承优良传统,努力学习,服务社会。”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美丽盐城”篇章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新成效。看着一张张展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图片,市科技局副局长周捷感慨道:“铁军精神是盐城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盐城的发展动力。”

    各级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在参观中表示,紧紧围绕“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总定位,抓住用好“一路一带”、江苏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大力传承弘扬“铁军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加快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的美丽盐城而不懈努力,合力开创盐城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