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名通报”擢中了谁的“作风命脉”?
中秋国庆临近,为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6日推出《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专区将接受公众举报,并于16日开始每周点名通报违反八项规定问题。(9月7日 新京报)
金融街某五星级酒店的定制礼盒,可根据客户报价进行配置,价格从1000元到2000元不等;某五星级酒店工作人员发给新京报记者的定制礼盒效果图,里面可搭配月饼、红酒和茶叶,这样一个礼盒的定价在1000元以上……如今,中秋国庆又将来临,更是“四风”回潮的关键节点,如果稍有放松,一些干部的“四风”顽疾就可能复发,实在不可小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前,中纪委已先后几次在官网上发文提示,要谨防小月饼掀起腐败的“大波澜”,同时也发出倡议“狠盯变味的‘节礼"。如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区开设了“我要举报”窗口,欢迎公众举报公款收送节礼吃喝旅游等违规违纪问题。“每周通报”栏目将从9月16日起,每周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专区还开设了“案例警示”和“网友留言”栏目。
毋庸置疑,防治“节日病”,是狠刹“四风”之七寸。中秋国庆即将来临,以奢华高价月饼为代表的高档礼品花样翻新,形式隐蔽,“四风”问题出现了新情况,对执纪监管提出了新要求。为此,要派出精干力量,深入生产厂家、销售场所,进行明察暗访,了解高档奢华礼品广告、电子促销方法、公款送礼等新动向新形式,注重抓典型、抓奢靡浪费、抓公款消费,做到发现一起,点名曝光一起,迅速查处一起,才能形成有力震慑。
民间有笑谈,“阴沟里的老鼠——明的不敢来暗的来”。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所言,“纪委这两年每逢节假日都会发通知提醒,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传统形式的送礼效果比较明显,但是明的送不了,就会有暗里送的,所以现在电子礼券的形式比较普遍”。目前这种新形式的送礼,管理难度非常大,需要通过网络技术来监管,这在技术方面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管理办法和规范方面还需要研究。
诚然,每逢佳节互送节礼,是国人传统习俗,但礼尚往来绝不能成为权力寻租变现的遮羞布。对此,既要警惕利用过节又行贿赂之风的送礼行为,又要引导生产企业尽量生产适销对路、货真价实、反映节日主题的月饼,不让过分包装的礼品成为“心存杂念”之人的献媚利器。同时,作为执纪监管宣传部门,更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坚决防止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反弹,确保“两节”风清气正。(蒋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