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强化执纪问责 严防“四风”反弹
“每逢佳节倍思廉,身正律纪邀明月,清正廉洁庆双节,盐都国土寄廉语,党纪国法铭记心,八项规定严执行……”中秋节前,盐城市国土资源局盐都分局的每名工作人员都收到这样一条廉政短信。这是我市加强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市纪委紧盯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的方式,多措并举、重拳频出,严防“四风”反弹,让过“廉节”在盐阜大地成为新常态。
发信号 明确纪律要求
“这次的廉洁过节要求,与以往相比,强化了‘两个责任’问责力度,我这个单位‘一把手’的担子可不轻哦。”市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吴中良收到市纪委关于廉洁过节的通知后感慨道。
据了解,今年市纪委下发的关于廉洁过节的通知,不仅强调了要重点检查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旅游、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奖金津贴或福利、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公款高消费娱乐等七种顶风违纪行为外,还强调要坚持一案双查,对问题严重的地方、部门和单位,要追究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此外,市纪委还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筑牢节日廉洁自律弦。编印下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文件选编》,帮助领导干部系统学习作风建设有关规定,自觉做到按规矩办事;在镜鉴信息网开辟以案释纪漫漫读、纪律在身边等系列专题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对党纪要求一目了然;在《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刊载系列报道,针对节日期间易发高发的公款送礼等五类问题,通过分析案例、揭示危害性等方式提醒党员干部守住红线,廉洁过节;在“黄海廉潮”电视栏目播放本地创作的廉政微电影,教育党员干部过好廉节。
出实招 强化监督检查
廉洁过节通知发下去,实际效果如何?会不会还有少数单位领导存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或者敷衍应付?带着这样的疑惑,笔者采访了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
“两节期间,我们市纪委将联合财政、审计、商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力量,成立十三个督查小组,对各地、各部门开展督查工作、财务与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抽查,并重点对至今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为零报告、零处分、零通报的地区和单位进行上门督查。这么做的目的就在于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这样告诉笔者。
据了解,市纪委在强化检查的同时,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对身穿“隐形衣”的“四风”问题调查研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监督作用,在镜鉴信息网开辟节日举报窗口和链接中纪委网站“反四风‘一键拍’栏目”、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接收举报短信的手机号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强大监督合力。
在市纪委监督检查的重拳下,“四风”问题得到了明显遏制。“往年我店里包装越精美、价格越昂贵的月饼越受市场欢迎,今年彻底卖不动了。我一共进了五盒高档月饼,现在中秋节过了还没卖掉一盒,真是亏大了!”亭湖区一超市老板王大有指着货架,无奈地摇着头说。
用狠劲 突出执纪问责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阜宁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谢天德等人违规公款吃喝问题、滨海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骆玉国违规操办生日宴并收受礼金问题……”中秋节放假前一天,市纪委专门下发了通报,通报了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典型案件。“我本来都打算回家欢度中秋了,刚收到市纪委的这份通报,心一下子紧绷起来。这份通报给了我一个及时提醒,里面的反面例子非常典型,很有教育意义。我一定要引以为戒,绝不能步他们后尘。要遵纪守法,过一个平安、清廉的节日。” 市粮食局监察室主任张思国收到这份通报,由衷地感慨道。
“我们选择在中秋节前一天发布通报,就是对党员干部廉洁过节的再提醒,充分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关爱,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把纪律立在前,既是雷霆万钧,也是菩萨心肠。’”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如是说。
射阳县召开节前作风建设大会,点名道姓通报12起近期查处的作风方面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市政法系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市尚德昭廉教育馆;城南新区黄海街道160多名党员干部聆听职务预防犯罪讲座;市教育局组织9个组,对市直和各县(市、区)规范教育收费、廉洁过节情况进行检查;市粮食局党委制定出台《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十讲十要十不准”》……我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有针对性警示教育活动,将廉洁过节氛围不断引向深入。
“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委的重要职能。今年1-7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926件,其中乡科级以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823件,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案件438件,分别同比上升39.5%、38.5%。抓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促进我市党风政风不断好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德民的话语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