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终归是经典。虽然这篇文章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代代传承。现在社会舆论流行的一个话题就是干部修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习总书记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新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仔细阅读《诫子书》的一字一句,突然发现,这首传承至今、脍炙人口的先贤家训不就是干部修身的直接参照系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论是对静以修身的忠告,还是对俭以养德的要求,这些务实的提醒切中了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诸多问题的要害。党性意识的滑坡、节俭理念的丢失等正是一些干部敢于铤而走险,走上违法违纪不归路的根源。试想,那些胡作非为、贪污恶霸者如果真心读懂《诫子书》的字字句句,并将其铭记在心、付诸于行,即使外界的诱惑再大、风险再多、环境再差,有了内心的宁静、外在的收敛,又何谈后悔莫及、锒铛入狱这样的下场?
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中,习总书记在谈到自己的爱好时表示:“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正是广大干部一生学习的“标杆”。作为一代将相,诸葛亮不仅自己勤读书、善思考,而且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时刻谨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因此,干部修身当要读书学习,通过阅读中外经典来提升自己的修养,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来强化自己的能力,通过思考各种问题来增强自己的本事。
干部修身为了谁?既为自己,也为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干部修身增强的是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折射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与态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很显然,广大干部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面对百姓,都要以效率为上、以励精为先,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民生台帐”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也就是说,广大干部在为民办事、服务中既不能走马观花、半心半意,也不能三心二意、敷衍塞责,更不能假心假意、胡作非为,而要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告诉我们正是修身养性就是终身必修课。小小家《诫子书》,满满正能量。在对待修身这样的必答题时,这篇时代经典何尝不是广大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首选范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