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阜宁

阜宁县创新工作方式开展村务巡查活动

     近年来,由于基层村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等原因,导致农村基层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反映村组干部的问题尤为突出。为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及时化解干群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阜宁县积极探索工作创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村务巡查活动。 巡查方式不拘一格。去年该县专门成立村务巡查领导小组,县纪委牵头从组织、农经、民政等部门抽调32名工作实、业务精的同志组成8个巡查小组,负责村务巡查工作的决策和协调,确定巡查的人员、时间、单位和巡查的方式等事宜。巡查工作在县村务巡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采取定期巡查和不定期巡查等方式。每月20日,定期对全县各村居进行集中巡查;月初对农村财务混乱的村采取“抽签式点巡”。为了使镇与镇、村与村之间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目的,在镇村还推选部分同志对重点村的村务公开分别采取“推磨式普巡”、“交叉式互巡”。不拘一格的巡查方式,确保村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巡查内容系统全面。县纪委每月会同组织、农办和信访等部门对各镇区信访问题进行梳理汇总报县村务巡查领导小组,巡查领导小组据此制定下发当期公开指导目录,各镇区按照指导目录进行公开。各村居除公开指导目录内的内容外,还对群众多人联名要求的其它事项予以公开。巡查时,将各村居的各项财务、政务、事务和党务等四个方面作为重点,突出对专项资金收支、大额经费支出、低保对象增减、土地征用、一事一议筹资款的收支、环境整治、村级建设项目、民政资金发放等事项的巡查。基层党组织全年工作目标承诺完成及后续工作措施、月份活动计划开展等情况也纳入巡查范围。还对对财务管理、低保资金审批、三资管理等进行专项点巡。社会关注度高、农村热点焦点、群众反映强烈、事关社会稳定等问题,作为特别巡查内容,随时巡查。 巡查程序严谨细致。巡查前,巡查小组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巡查方案,并在镇村显要位置张贴巡查公告和举报电话、意见箱等,告知辖区群众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和巡查内容,动员群众积极配合巡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巡查中,依据县下发的当期公开指导目录,采取“听、看、查、走、评”的形式,通过听取村居负责人情况介绍,了解其是否准确领会当期应公开的事项;看公开的内容,检查公开单位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公开;查阅台账资料和会计账务,核对公开数据和内容是否真实;走访部分群众,询问是否能看懂公开的内容,有无应该公开而未公开的事项;召开村民代表评议会,及时掌握群众对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严谨细致的巡查,来进一步拉近党群和干群距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巡查结果充分运用。开展村务巡查目的是督促村“两委”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各项规定,查纠存在的问题,对失职渎职单位及责任人实施问责,从而形成震慑和惩戒作用。该县结合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有关不按照规定进行村务公开、侵犯群众知情权的规定,进行严格执纪问责。去年以来,共对全县18个镇区、街道的所有村居进行了10轮巡查,对96个村居进行了专项督查。每次巡查和专项督查结束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存在问题的镇村点名批评,县纪委先后对3个镇区负责人因指导不力、当月情况不公示或公示内容不全等问题进行了诫勉谈话,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相关村党总支书记和经管员等6人进行立案调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巡查小组及时向被巡对象进行反馈,并对被巡对象的整改情况实行再次跟踪督办,确保查纠结合惩防并举标本兼顾。 (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