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通(外一篇)
神通不是普通。
人的精神从肉体里脱身,在附近溜达一会,叫走神儿。小学生在课堂上挨老师的粉笔头,多半是这个原因。精神不仅脱身出去了,还天马行空地做出些事,叫神通。吴承恩对神通术有研究,《西游记》里写孙悟空遭难了,身子被妖怪束缚住,他的精神就出窍了,天上地下的找菩萨或神仙帮忙。
人活一口气,这是老百姓的家常话。事实上人的体内有两种气,血肉生理凝成的气叫魄,一个人精神头足,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别人一天睡八个小时,他睡三小时就够了,就是魄力厚实。魄是先天的,娘胎里带来的,长寿遗传,顽疾也遗传。心脉上聚集的气叫魂,俗话里说的心气盛,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指的是魂的层面。魂依靠后天的修为,老子英雄儿子不一定是好汉,皇帝的子孙里边,畜生多着呢。
魄与魂是人体里的能量,字体结构从鬼,意思是不太好把控,不太好琢磨。魄是向心力,讲究沉住气,守住本元。魂是离心力,要升腾起来,人往高处走。健康人的魄与魂在体内各司其职,但相互合作,和谐统一。魂是统帅,是领袖,魄是内当家的。孙悟空灵魂出窍之后,是魄在看家护院,这个节骨眼上,如果魄不顾全大局,他的灵魂返不回来。魂飞魄散,人就没有了。魄与魂失和,也是大病,轻一些的,睡眠不好,一个人长期睡眠不好,身子骨就垮了。魄与魂闹矛盾,各自为政,各说各的,各忙各的,问题有多严重呢?去精神病院里领略一下就知道了,里边的诸位差不多都是魂魄失和的代表人物。修身养性这个词,修身健魄,养性怡魂。修养魂魄,旨在催生正能量。我们中国的老祖宗还有一句事关修身养性的经典话,叫随遇而安,碰上什么样的时代,就过什么日子。少一些好高骛远,社会上踏实的人多了,世上就安定了。
神通尽管不普通,但神通广大在汉语里不是褒义词,有点四方旌旗,八面来风的意思,这是中国智慧。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被中国智慧融合,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上了个大台阶,讲禅定,戒神通。东西方都研究神通,只有中国文化里对神通有警惕意识。孙悟空本事大,但逃不出智慧的掌心,还要经过磨砺修为,才修得正果。再是由宫廷到民间的转变,被老百姓接受,进而落地生根。佛教初始进入中国,是在朝廷里,供御用,和普通人没有多少关系。在唐朝大和尚玄奘的经识里,只有上层人物才可以修身成佛,由此《西游记》里的唐僧被吴承恩塑造成为愚形的特征。由特殊人物到人人都可以成佛的转变,是佛教在中国得以普及的基础。外国进口的精神如果想中国化,被老百姓接受是一个重要前提。
神通是花,不是果。是手段,不是目的,重视手段的时代不是大时代,中国的大历史里,每逢乱世,或社会改革的年月,各色有特异功能的神通人就出山了。写文章也是这么个道理,妙笔生花,仍然是花,不是果。如同跳高,跳姿潇洒,但在高度上不赢人,是出不了成绩的。(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