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菜
家乡人过去不拿苦瓜当菜吃。谁家屋角偶然长出一棵,也很少有人管它,只要不妨碍丝瓜豆角,就由它在角落里枝枝蔓蔓地爬。它的叶子是鸭掌形状,花和丝瓜花相似,略小,分雌雄,明黄色,很秀气,最后结出的果实却丑得吓人,像长满瘤子的纺锤,还很苦。人们不管它,任由小纺锤变成大纺锤,翠绿变成橙黄。这时候如果让孩子们看见了,他们就摘下剖开,里面的瓤软软的,红红的,甜甜的。
第一次吃苦瓜是在十年前,我去看望在煤矿工作的三叔。吃饭的时候,三叔指着一盘金黄翠绿的东西让我猜是什么菜。鸡蛋我自然认得,里面的青菜浅弧形,外圈有一些不规则的凹凸,我就不知道是什么了。三叔叫我先尝一尝鸡蛋。鸡蛋浸了汤汁,吃起来软糯可口,比平常好像更香、更鲜美。我接着夹了一点菜放到嘴里,马上皱着眉头想吐出来。三叔摆手制止了我,示意我继续品味。奇怪,这种菜吃起来很苦,下咽以后反倒有丝丝的回甘留在嘴里。三叔这才告诉我,这种菜在老家被叫做“癞葡萄”,学名为苦瓜,用它来炒肉、炒鸡蛋、炖鱼会增加一种特殊的鲜味,并且,绝不会把苦味溶在汤里或渍染其他菜品,因此它有一个雅称,叫君子菜。
苦瓜!君子菜!强烈的反差一下子激起了我的求知欲。我对它的了解日益多起来。苦瓜所含部分成分有健脾开胃、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苦瓜虽味苦,却享有“德誉”。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明末清初的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也赞扬苦瓜:“一名‘君子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
苦瓜是菜肴,却有如此奇特的强身保健功效。从此,我成了苦瓜的忠实粉丝,学会了很多苦瓜的做法,一有机会就向人推荐。特别是清炒苦瓜,大火,爆炒,七分熟,颜色如玉,清凉爽口,是我餐桌上的美食常客。同事知道我喜欢苦瓜,戏谑道:“你不觉得干我们这一行的就像苦瓜吗?”我愣住了。是啊,纪检工作繁忙辛苦,却常常招人误解,特别是近些年,监督多了,执纪严了,问责疼了,个别人甚至把怨气撒到我们身上。纪检工作就像用苦瓜烹制的菜肴,治未病、治初病,有时免不了让当事人苦一下,却及时警醒了他们,教育了他们。我有幸在纪检岗位上修炼君子之德,恩怨曲直,自有时间评判,但愿人们能从前车之鉴中品味出甘苦祸福。
现在,苦瓜已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了餐桌上的大众菜。一些人甚至自制了苦瓜茶,沸水冲泡,碧翠莹澈,清爽宜人。小成本,大功效。这清清爽爽的苦,人们还是承受得来的。只是君子菜的美名还少有人知晓,需要广泛传播才好。(马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