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异乡 坚守初心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山东老家,找了一份工作,还算清闲、自在,但总是觉得浑身有一股劲无处使,有满腔的热情无处安放,我想更多地走近群众,实现自己的价值。2012年,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一个山东姑娘终于通过了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从此,我踏上了甘肃会宁这片热土,来到了乡镇政府,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
在乡镇,接触最多的是乡村群众,可是作为外地人,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语言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这儿的方言竟然那么难懂。开始的一个多月,基本上像在听天书,我哭过也迷茫过。当时正好甘肃省科技大赛在会宁举行,因为我的普通话比较好,领导让我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我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大赛组委会和参赛选手的认可,这也使我逐渐找到了归属感和自信。
回到单位后,领导和同事也给予我热情的帮助,从最初的跟我用普通话交流转变成慢语速的方言对话。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欣喜地发现语速慢的会宁方言也并不是太难懂,实在听不懂的,同事再用普通话给我讲解。就这样,我和群众交流终于没有障碍了。
解决了语言关,接下来就是业务问题。虽说纪检监察工作和之前自己从事过的公安工作有些类似和相通,但是纪检监察工作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因而,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先是认真翻阅前几年的纪检监察档案,遇到不明白的就做好记录,再找以前负责业务的同事请教。同时,认真向领导和其他乡镇的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以便快速融入工作。
在纪律审查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领导和村干部们如父如兄般的关爱和群众淳朴的情感。乡村群众家中多养狗,有的特别凶猛,即使绳子拴着也可能挣脱,每到此时,总是他们给我挡着,感动之余也有些难为情。2016年3月,我参与一起村干部问题线索的调查,因为当地很少来外地人,乡村群众看到我,都非常热情地打招呼。被调查对象看到我们顶风冒雨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后,并抱着公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找他谈话,便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调查中也有个别情绪激动的调查对象,通过我们的真诚交流与沟通,也感慨我一个人在外工作不容易,最终给予了我们工作上的支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的开展。
纪检监察工作千头万绪,除了学习上级精神还要开展舆论宣传、监督检查等工作。为此,我通过参加乡镇组织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通过“以案说纪”等活动,向党员干部和乡村群众宣传党的纪律和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接受群众监督。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只有以矢志不渝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群众的殷殷期待洒落到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中,融入到一言一行中,才能不辱我们的使命!
(作者尤丽娜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平头川镇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