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一弯彩虹绕五楼



  扬州何园之妙,妙在何处?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那么,我的回答便是妙在楼廊。廊是中国园林的一道靓丽风景,何园楼廊长千余米,但其妙处不在于长,而在于曲。何园楼廊一曲三弯,拥抱园中五楼,使得一座偌大园林融古与今、园与宅、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喧闹与宁静为一体。

何园复道回廊

  楼廊连接的第一座楼为玉绣楼。玉绣之玉,不是玉兰,即传统之木兰,而是晚清从美洲传入不久的广玉兰;玉绣之绣则为聚八仙,开花又叫绣球树。两株庭中花木,便成了主人借鉴西方新派人物的标志。因花及屋,主人之新,还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不设中轴线,不取内外尊卑有序一类传统法则,壁炉气洞、百叶外窗、玻璃隔间、木井壁灯,在晚清古城建造起一座“洋楼”。其实,西式为用,中式为体,楼取口字形,类似北京四合院;楼宇设色用材,注意与园林谐和,西式风格中又融入国粹。何园主人似乎在向人暗示着,新来的移民在造园造屋方面别出心裁,是一位卓尔不群、独标一格,有识见、有主张的风流人物。

玉绣楼

  楼廊西去,推开一扇小门,进入另一座小楼--赏月楼(又称怡萱楼),便见又一重境界。这里完全是古典趣味,一扇小门仿佛隔开了一个世纪。赏月楼的主人是何芷舠的生母,老人传统,所以居处全是古典趣味,小楼、假山、古木、佛堂、炉香、月色,和儿孙居处氛围大有差别。一重小门使得新旧两代人相连、相隔,而又彼此相安,堪称一绝。

何园秋韵

  楼廊西去,似乎水尽山穷,但行至尽处,楼廊却又曲折蜿蜒,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进入了后园。后园有池、有荷、有山、有桥、有亭、有石,池岛高阜,丘壑古木。后园佳绝处,当然是花木掩映之蝴蝶楼,但楼台欲显还遮,需要沿围墙在空中盘绕,步换景移,目不暇接。前人咏何园,说是“箫管画帘深,灯火珠楼夕”,又说是“回廊曲折绕山楼,别有风情胜苏州”,胜与不胜,且不去说它,别有一格这是肯定的。月白风清之夜,环楼廊亮起盏盏花灯,湖光闪烁,箫管悠扬,酒香人影,美人在帘下起舞婆娑,抬头蓦见明月窥人,和风拂拂,说什么人间仙境,大概便这种情形吧。

  第三座楼当然是蝴蝶楼了,体量宽大,装饰堂皇,五色玻璃闪烁,书画满堂。或云此为宴会厅,上下可聚数百人,但以情理忖度,一致仕官员,又有多少机会能大宴宾客?合理的想象是,这里通常是高朋雅集诗酒流连之所。两翼齐飞,楼宇似蝴蝶;穿梭楼廊,主客似翩然蝴蝶:三杯两盏淡酒,抚今思昔,一觉庄生蝴蝶之梦,叹世事沧桑,人生须臾,南华秋水,歌之啸之,寄啸山庄主旨尽出矣!

蝴蝶楼

  别以为蝴蝶之梦,楼廊业已观止。廊有岔道,沿道东行,从空中越过高墙,进入东园墙角,即至读书楼,这是第四座楼,仿佛普救寺之西厢,倏忽之间,由极闹至于极静,属于十载寒窗、白首穷经之处。现代人对于孜孜矻矻、白首穷经的生活业已隔膜了。凭栏南望,但见一座船厅,泊于水中。无心人以为这是无心之笔,其实,想一想主人的名字,便知大有深意。主人名芷舠,舟刀者,如刀之小船也,主人名船,人生亦如船。早年乘风破浪,济帆沧海,而后急流勇退,小船驶进扬州古城,驶进平静的港湾,驶进花木扶疏的山房。“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静下心来思索人生,在世象的风云变幻中,找到了一处宁静安适的小岛。

船厅

  彩虹环绕,尚有第五楼,即跑马楼。惜乎笔者未得细细观赏,所见所思,形诸笔墨,俟以来日。(丁家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