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初春的早晨,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在经过第二食堂路旁宣传栏时,发现校教职工足球队的赛季海报已经张贴上了,关于足球队员的情况介绍说,“球员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26岁”。心中不由得感叹: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虽然年龄差距如此之大,但五十多岁“老大哥”依然宝刀不老,能在赛场上和年轻人一起竞技,无论精神还是身体素质都不输年华。
  在足球队海报的旁边,是中央党校2016年迎新春教职工文艺汇演的宣传海报,海报上既有朝气蓬勃的研究生,有青春靓丽的年轻教员,也有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晚晴合唱团”离退休干部。虽然从二十岁到八十多岁,年龄差距有六十多岁,但是却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着相同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再往前走,前面是两个刚刚吃过早餐的学员,一边走路一边交谈。年长者大概五十五六岁,年轻一点的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他们或许会交流工作上共同的感触,或许会谈论某个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或许会聊起家庭、孩子,或许也会不可避免地谈起年龄的问题。而我想,作为共同来到党校学习的同学,他们最有可能谈论的“共同语言”也许是从政经验、工作问题,而这两个人年龄相差有十几岁,长者或许没几年就要退休,年轻者可能要不断地在新的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上继续奋斗十数年。而不管多少年,在他们退休或卸任以后,历史能够记住的,肯定是他们在岗位上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给百姓留下的福祉吧!
  由此,我又想到了杨善洲老人。杨善洲老人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多年,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他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捐赠给大亮山林场;之后又把自己兴办的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他不仅在工作中为党为民奋斗几十年,更在退休以后用不懈奋斗诠释了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使命。而对这样的高尚、纯粹和值得无限敬仰的人,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逝去了呢?
  塞缪尔·厄尔曼在他的散文《青春》里写到,“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是深沉的意志、宏伟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无论年届花甲……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的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得年轻。”这不就是杨善洲老人一生的写照吗!
  春光洋溢的日子,无论是含苞待放的迎春,还是新芽初绽的柳枝,抑或是一阵春风,都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思绪。美好的时光如同北京的春天,来得突然,去得匆匆,显得总是那么短暂。人生也是如此,青春的时光,在不经意间,也会从指尖悄悄溜走。但是,只要“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并开始奋斗,那么,不管是二八芳龄,还是年届花甲,抑或九十高寿,青春就会留住脚步,因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奋斗永远是最美好的年华。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