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散文

为灵魂建一块高地


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为灵魂建一块高地,才能俯视尘世、从容自信,不流世俗。”托尔斯泰正是为自己建起灵魂的高地,才顶住了沙皇的迫害和文坛卑鄙小人的污蔑,放弃了贵族生活,从豪华的庄园搬迁到偏远的乡下,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顿窘迫,自己春种秋收、做衣缝鞋,并为农民盖房子、办学校,用笔来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贵族和农奴主的各种罪恶,列宁高度评价说:“表现俄国千百万农民思想和情绪的托尔斯泰,无处不显现着灵魂的高贵。”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无不为自己建起一块灵魂的高地:鲁迅本可以当工程师、当医生,过富裕的生活,但他却用一生心血去改造愚昧落后、懦弱麻木的国民,甘心情愿做人民大众的孺子牛;学富才高的钱钟书从不炫耀,拒绝别人给他写传记,不出席互相吹捧的研讨会,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对那些飞来的“荣誉”不屑一顾,默默进行着自己的学术研究。

作为平常百姓,也许没有那么深的学问,那么高的造诣,那么显赫的名声,但只要做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乐善好施的善人、情趣不俗的雅人、令人钦佩的高人,就是为灵魂建起了一块高地。

“为灵魂建一块高地”,就会在奢华功利面前居高临下,不争一日长短、不计鸡虫得失,放眼更远大的目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抱负,就不会轻易被灾难压倒,不会因失败一蹶不振;不会在灯红酒绿面前中招,不会在金钱美色上摔跤,因为高处的灵魂不会在个人恩怨中沉湎,亦不计较他人的褒贬毁誉。

从世俗角度来看,建起灵魂高地的人也许并不算成功,没有惊人财富,没有显赫官爵,也没有尽情“享受人生”,但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安静,看重的是精神的享受。

当然,“为灵魂建一块高地”不是清高自傲得不近人间烟火,而是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和标准;不是死板教条,不知变通,而是心中有底线,不苟且行事,不同流合污;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争大是大非,不争鸡毛蒜皮。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要想做成会有种种阻力,让人疲于奔命,而有了灵魂的高地,面对繁杂、充满竞争的社会,就会拥有一份平和的心态,就会无欲则刚,完善自我,受益终身。(周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