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畏法度者最快活


《明史杂俎》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向群臣咨询关于“天下何人最快活”的答案时,回答的“功成名就者”“金榜题名者”“富甲天下者”等答案均被一一否决,而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的“敬畏法度者最快活”获得了赞许,称万钢见解独到,有治国理政之远见和安邦定国之才能,因而被进一步提拔重用。

在实施全面推进法治、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畏法度者最快活”的认识最明智的、最有教育和警示意义。畏法度者最快活,就是说要对法律规矩规章制度存敬畏之心、忠诚之心、遵守之心和执行之心,这才是于己、于人、于家庭、于单位、于社会甚至于国家民族都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安定、快乐、和谐和幸福的前提和保障。

没有纪律观念、不守纪律规矩的人是不合格的党员干部,更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全党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基础之上的,需要各级组织和所有党员干部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坚决维护和互相监督。有多少的“老虎”“苍蝇”因为玩忽职守、玩弄权术、玩心太盛、利欲熏心,不守规矩、藐视法度、思想松懈,忘记誓言、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放纵自己,狐狸尾巴长(藏)不了,最终沦为“阶下囚”,为人民所不齿,试问他们有真正的“快活”吗?前途被自己葬送、家庭被自己抛弃、亲情被自己隔离、名声被自己影响,何来“快活”?例如,就在八年前的今天汶川发生地震后,居然有人胆大妄为、无视法度,侵吞、挪用和疏于管理赈灾救济款项而被严肃查处……“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当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因此,要有敬畏之心,增强纪律意识,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干、什么事情谨慎干、什么事情不能干。“敬”是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和一种遵守行为,能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群众都有所思考、有所崇尚、有所上进、有所作为、有所创造;“畏”则是一种界限、一种自律、一种警示、一种反省,警示自己有所畏惧、有所顾忌、有所限制、有所不为。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心有所向、责有所担、言有所止、行有所规,才能自觉约束自己、严格管好自己、时刻谨言慎行,不做出格、越轨、破戒之事;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滑下深渊。唯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而及时悬崖勒马、自觉严以律己,才能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坦坦荡荡立世,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在工作、生活和修身律己上有所作为。

畏法度者最快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毛泽东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任何人不管位有多高、权有多大,只要触碰了党纪国法这根带“电”的高压线,终将自食其果,接受历史、人民和正义的审判。让我们都成为“受绳之直木”和“就砺之黄金”,当好“敬畏法度者”度过“最快活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