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知足知止快乐多

人们一提起呼延赞,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戴红头帕、骑黑战马、背上插满破阵刀降魔杵、手舞双鞭,驰骋疆场的神武形象。其实,历史上的呼延赞不仅是个武夫悍将,还是一位知足知止的谦谦君子,他的道德水准,一点也不逊于他的盖世武功。

《宋史·呼延赞传》载,咸平二年(999年),呼延赞跟从宋真宗巡幸大名,担任行宫内外都巡检一职。宋真宗想要增补军中将校,结果众将都争相叙述自己的功劳,以致闹得喧哗不已,只有呼延赞说:“臣每月领薪百千,但我所花费的还不到一半,所以我已经为自己薪酬之多而感到受之有愧。我自问没有做过什么报国的事情,不敢再求职务上的升迁了,我恐怕福气过多反生灾祸。”再拜而退。所有人都称赞呼延赞知足知止的精神。

呼延赞缘何能有如此高风亮节,从本传看,首先出于浓浓的爱国情怀。呼延赞戎马一生,热爱国家,忠于朝廷,他全身都纹上了“赤心杀贼”四字,又在每个儿子耳背刺上“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字样,为北宋统一事业和抵御契丹入侵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次是颇有自知之明。既不求奢靡不图富贵,满足于俸禄所得够花够用就成,知足常乐,又深知自己是谁,能胜任什么角色,不能胜任什么官职。本传载:呼延赞“出为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至屯所,以无统御材,改辽州刺史。又以不能治民,复为都军头、领扶州刺史,加康州团练使”。就是说,对于自己长于上阵厮杀,短于统御下属,更缺少治民之术,呼延赞颇为自知,因此对高官厚禄不再有任何奢望。第三是大彻大悟懂人生。虽然本传没有对呼延赞如何读书的叙述,但从其辞去晋官加俸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已经悟到人生真谛,明晰祸福互变之理,惧怕所享福分太多,反招致不测灾祸。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所载的这句话,告诉人们最大的灾祸是不及时终止无穷的欲望。只有知道满足而获得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孔子在《大学》中也说过:“知止而后有定。”从倒台的大小“老虎”、“苍蝇”们的行迹上看,他们往往在两点上特不知足,一是在官职爵位上不弄它个更大更高誓不罢休,至于自己的德才是否胜任该岗位,那才不去合计呢。二是在攫取金钱积累财富上更是没完没了,多多益善,什么钱都敢伸手去贪,什么人送的都敢收。最终身陷囹圄,才发现快乐永远离自己而去。

看来知足、知止,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把快乐建立在对事物通透的认识和理解上,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无穷欲望带来的恶果,及时终止自己的欲望而免遭损失和灾祸,才会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

隋朝思想家文中子说:“大智知止,小智唯谋。”对于广大干部来说,重要的是认清两点。第一,不是能力越高越大,官职相应也要越高越大的。道理很简单,越往上走位置越少,被提拔使用的永远是少数人。然而官位无论大小,都需要能力超强的人,为人民服务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在现今的条件下,谁敢说“我的工作已经十全十美,再没有努力和奋斗的空间了”?也不能说,我的能力实在是强,现有的官位已无法容得下我了,必须马上提拔。否则,就颠倒了当官究竟是为了什么。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应成为所有干部的座右铭。第二,既然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永远不要再做发大财之梦,更不能脱离群众、硬往先富那拨人群里钻,要与广大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只有在官位和待遇上知足知止,才能拥有和享受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左连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