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一只只老虎被打掉,一只只苍蝇被拍死,打虎拍蝇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
其实这种新常态也不算新,和任何组织一样,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便被贪腐幽灵盯上。在党建立的第五个年头,即1926年8月4日,党中央就发布了第一份专门向腐败宣战的宣言书。而党与贪腐的斗争,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
党创立初期,生存环境是极为险恶的,入党参加革命、担任党的干部不但没有太多利益可以获取,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1924年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后,党获得了公开活动的合法地位。
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一些投机分子开始混入党内,欲借助大革命的洪流“取一瓢饮”,获得一官半职,招权纳贿,“负责的工作同志,有雇佣劳动倾向,缺少从前那样刻苦奋斗的精神和自发的革命情绪。因此纵然能守纪律也不免形式主义机关主义的流弊;同志中之一部分,发生贪官污吏化(即有经济不清楚揩油等情弊)”。
早在腐败现象露头之初,党就开始了对腐败的预防与惩处。1921年7月党成立时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便明确规定,“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1926年8月4日,中央扩大会议专文发出《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
全文如下:
在这革命潮流仍在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在革命的队伍中来,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定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不特不能执行革命的工作,且将为群众所厌弃。所以应该很坚决的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一年以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尤其在比较接近政权的地方或政治、军事工作较发展的地方,更易有此现象。不过因为我党指导机关的力量很强,所以这些投机分子尚不能动摇我党的政策,只是在个人生活上表现极坏的倾向,给党以很恶劣的影响,最显著的事实,就是贪污的行为,往往在经济问题上发生吞款、揩油的情弊。这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且亦为普通社会道德所不容。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望各级党部于接此信后,立即执行,并将结果具报中局,是为至要。
这份文件对贪腐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是“在这革命潮流仍在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在革命的队伍中来”;指出贪腐行为与权力利益的纠结缠绕,“尤其在比较接近政权的地方或政治、军事工作较发展的地方,更易有此现象”;个别党员干部贪腐行为的主要表现“就是贪污的行为,往往在经济问题上发生吞款、揩油的情弊”;若容许腐败分子继续留存党内,必将使党“不能执行革命的工作,且将为群众所厌弃”;训令各级党组织着即清洗腐化分子,“并将结果具报中局”。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向腐败宣战的中央文件,将干部腐化对党造成的损害提高到“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为群众所抛弃,即丧失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这种警醒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