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以身作则 以德服人


明代贤人杨继盛曾告诫他的后人:“吾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我,则终生不忘;人有仇于我,则即时丢过。”

这段话的意思归纳为两个字:“宽恕”。每一个字都是宁肯他人负我,我不能负他人。这是古人最崇尚的道德观,这种道德品格被古人誉为是第一影响力。确实,大凡品德高尚之人,即使没有特别的圆熟的领导技巧,也会形成天然的感召力。

近读《曾国藩》,感觉他就是杨继盛告诫之言的真诚践行者。他深知“宽恕”的道理,并以身作则。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曾国藩在京城八年,从来不肯轻易接受他人的吃请和恩惠。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情愿别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别人的便宜。”并嘱咐他们:“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切记。”

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占人便宜只是一时之利,麻烦和祸端可能就会随之生长起来。1849年,在京城寓所里,曾国藩只有两样东西,书和衣服。

曾国藩还表示,将来辞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的衣服,其余的兄弟五人抓阄平分。所有的书籍收藏于“利见斋”,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自己不保留任何东西。

这是一种道德品性的可贵彰显,晚清政坛端赖曾氏等撑持,与其自我约束严格、能够以德服人的品行有很大关系,所以曾国藩有半个“圣人”的尊谓,也得到了后代无数人的尊敬!读《曾国藩》,想起了无数为人民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光辉形象一直活在人民心中。“以德服人”“公而忘私”“以身作则”等,一直是我们共产党员、我们这个时代的灵魂。(宁江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