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勤廉风范

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安徽省太湖县纪检监察干部抗洪救灾掠影

6月30日以来,安徽省太湖县普遭特大暴雨袭击,太湖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防大汛、持久战、大联动、从严治党意识,团结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救灾,以严格的责任、工作、措施“三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防汛救灾阶段性胜利。

灾情就是命令。该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带头,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开展防汛救灾纪律督查的同时,深入一线防汛救灾。据统计,截至7月13日17时,该县有131名纪检监察干部身先士卒,连续取消双休日,督查防汛纪律,昼夜值班值守,走村组、入农户、巡堤岸、察灾情,持续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在责任区内的53个村居所,共转移安置群众9147人,巡查险情850次,纪律督查376次,责任区域未出现一人伤亡,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担当,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现撷取几例:

关键时刻豁得出去的纪工委书记

7月2日17时许,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太湖县直纪工委书记鲁传东接到命令:迅速奔赴110公里外、海拔1100多米的北中镇将军村防汛抗洪。鲁传东尽管年过半百,但这位有着21年党龄、近5年“纪龄”的同志关键时刻豁得出去,随即同县公务用车管理中心的张勇师傅一道连夜赶往目的地。暴雨之夜爬行在山区公路上异常艰险,且沿途有30多处塌方,险象环生。他一路提醒司机师傅注意安全,一心想着尽快赶到,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晚上9时。他顾不上歇息,和村党支部书记吴亚光、村委会主任杨建国、文书吴绪友一道,冒雨走访村民,一宿未眠。连日来,鲁传东吃住在村民家,有时就泡盒方便面充饥,共走访倒房户、危房户41户,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9人,巡查道路、塘堰30余次,排险22处。而他老家新仓镇鸣山村是全县的重灾区,他无暇顾及年迈的母亲和病中的哥哥。

用脚丈量“叶落三县”青河组的镇纪委副书记

7月6日凌晨5时许,太湖县北中镇纪委副书记吴承钺赶写完《北中镇众志成城抗洪灾,全力自救保平安》的文稿后,匆匆吃了口饭就赶往联系点马嘶村,这是他连续第7天进村组入农户。此时暴雨如注,平时只需30分钟的路程,这次竟跑了50多分钟。他与村党支部书记吴洽继、副书记胡知富碰头后,紧接着同镇派出所副所长王劲松、司机吴凡一起奔赴该村最偏远的“叶落三县”(太湖、岳西、英山三县)的青河组。看望了倒房户赵旺民,并将其妥善安置。此时,暴风雨越来越猛烈,来不及喝口水,吴承钺一行相继走访了高山、彭河、余家山、凤山、麻元、牮楼、龙山等7个组的14户人家,行程60多公里,一直忙到当晚8点,此时全身湿透,说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女组长”

7月上旬,是太湖县纪委派驻县水利局纪检组组长宋爽玲防汛救灾最忙碌的一段日子。7月2日7时50分许,接县防指命令,宋爽玲率水利局技术人员朱方明、吕刘其、严根来奔赴灾情严重的江塘乡长河堤甘河洲段督导抗洪抢险。因持续的暴雨及花亭湖泄洪流量的增大,地处下游的甘河洲段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846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万分危急!面对险情,有着25年水利工作经验的宋爽玲沉着应对,一边做群众的安抚工作,一边与乡长王丙宇、副乡长张琳、水利站长吕道芳及随行技术人员上河堤排查险情。经过2个多小时的现场勘察、正确决策、科学抢险,排除了甘河洲段堤坝险情。来不及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宋爽玲又接到徐桥镇创业圩告急的命令,乘坐的小船在滂沱大雨中摇摇摆摆。冒着小船有随时被暴风雨掀翻的危险,她和技术人员在湖中查看险情,现场调度。险情危机四伏,急令纷至沓来。她穿着能拧出半盆水的衣服,急赴新仓镇鸣山村、塔山村冷畈组协助抢险。去塔山村冷畈组的道路被洪水冲毁,她带领抢险人员一步一滑地行进在淤泥没膝的泥泞道上,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没有丝毫退却。面对“冷畈组河堤堵口抢险”的网络谣言,她在现场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党和政府,及时消除了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连日来,她未入家门,每天奔走于抢险现场和单位之间,以实际行动书写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唱好“二人转”的镇纪委书记、副书记

7月6日9时许,大雨如注。太湖县牛镇镇禅源村水口组地质灾害点前站着几个人他们撑着雨伞、正俯身查看着什么,村民胡帮朗上前一打量,连忙招呼:“朱书记,下这么大的雨,你们还来了?”此时的镇纪委书记朱承义已是半身泥水,他一边应着,一边向胡帮朗关切地询问起最新灾情。这是朱承义自连续大雨以来第3次同镇纪委副书记曹少祥一起,到蹲点联系村最偏远的山头村民组察看灾情。7月5日,听说全村唯一没有通水泥路的观音村民组电线折断,当时房屋里还有5个人,朱承义、曹少祥二话没说,卷起裤脚,同村委会主任陈中胜、村支委王保松一起,不顾暴风雨和随时可能塌方的山间小路的危险,赶到观音村民组一一动员群众转移。67岁的王红梅老人是禅源村第28名也是最后一名被转移安置的村民。此时,朱承义一行没有丝毫懈怠,又一头扎进雨幕中……连日来,朱承义率镇纪委班子成员与村“两委”走遍了全村42个村民小组,没日没夜地逐村逐户察看灾情,共察看险库1处,走访农户192户,排除险情21处,协助转移安置群众28名。他们用不曾停歇的脚步向灾区群众交上了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本报记者 韩贺彬 通讯员 詹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