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王培培:怀念我的爷爷(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征集展示)
怀念我的爷爷
文/王培培
爷爷去世五年了,我还是时常在梦里与他相见,音容笑貌犹在。每次梦醒,泪满襟。
说起我的爷爷,想起追悼仪式上司仪念的悼词,那是爸爸在他过世后流着泪写下的,我惊讶爸爸是如何记得何年何月爷爷的各种履历。爷爷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6岁就去离自己家很远的地主家放牛,吃尽苦头。后来,他加入了民兵林营,因为踏实能干被选为民兵大队大队长,曾带领大军渡江,组织上派他去多个厂任职,他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倒闭破产的厂子,最后在农具厂厂长的位置上光荣退休。也许就是这样的言传身教,爷爷身上的很多优秀品德影响了爸爸,爸爸影响了我,我又讲给了我的孩子,这就是传承。
不是自己的,坚决不拿。在农具厂做厂长的时候,因厂里的伙食好一些,年幼的爸爸总想去蹭饭,吃个肉圆什么的,爷爷从来不让。奶奶生了七个孩子,全家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他却从未带过一个孩子去厂里吃过一顿饭,也从没有带过一个菜回家。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是共产党员,就不能拿组织和群众的一针一线。
知足常乐,学会换位思考。爷爷退休后,退休工资一直很低,因为农具厂一直在走下坡路,濒临破产,甚至一个月几十块钱的退休工资一度都发不出。有些人给他出主意,让他找组织,说找组织可以解决问题,他没有。有时,奶奶埋怨他风光一辈子,现在退休了就拿这点钱,他总是笑着说,知足常乐,学会换位思考,组织解决了我的问题,别人怎么办?我现在能吃饱穿暖,已经很满足了。
孝敬自己的父母。爷爷父母的坟在很远的地方,逢年过节,爷爷总是骑着自行车带着奶奶去坟上烧纸钱,刮风下雨从不含糊,爸爸他们要送他,他执拗的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不亲力亲为怎么行。听妈妈说,爷爷的母亲得了重病,临死前,他给母亲喂水喂饭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一直到她闭眼离开。
勤俭节约。爷爷的衣衫就那么几件,哪怕就是做干部的时候,也总是缝缝补补,我总记得他穿那件蓝色的中山装,口袋补了又补。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儿女们孝敬给他的吃的喝的,他舍不得吃,有时候偷摸拿去小店换便宜的烟酒,被爸爸说过很多次。他常常说,你们买这么贵的干什么,太浪费了,有钱也要知道节省,挣钱不容易。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有些想哭的冲动,脑中浮现爷爷在医院临走前的画面。爸爸说他睡了个午觉就再也没有醒来。在病床前,我不知道他是否听到我的声音,只是大声哭着,一遍遍地呼唤着爷爷,爷爷……他脑梗,闭着眼,终究没能应我,几日后便离开了人世,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但于我而言,他留下的太多,也留给我和我的儿子太多。每当我的儿子浪费食物的时候,我都会给他讲爷爷过去的事情,讲着讲着就会掉眼泪,孩子望着我红着的双眼,似懂非懂地点头,坚持把剩下的事物都吃完。的确,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它牵引着我们每个人,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它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历久弥新,发扬光大,受益终生。
爷爷,我好像又梦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