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立新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陈红明舍小家顾大家——狂风中,用信念筑起前行力量
8月16日上午9时,在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新居委会集中安置点建设现场,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机器声轰鸣不断,数十台推土机、挖掘机、拖拉机正紧张作业。“这个月20日前完成土地平整工作,最迟明年6月底前,大家就能搬进漂亮的新房子了。”一位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男子,站在规划建设图板前,不时比划着双手,向聚拢的村民描绘着未来家园的美好蓝图。
这名男子是立新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陈红明,“6·23”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造成他的父亲去世,母亲、岳母、妻子受伤。狂风中,他舍小家、顾大家,冲在前、干在先,把自己的悲痛与损失压在心头,把整个村的救援和生产自救扛在肩上,第一时间组织带领干部群众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筑起了前行的力量,展现了共产党员忠诚担当、冲锋在前的先进本色。
6月23日下午2点20分左右,45岁的陈红明正在村民陈庆文家中商议夏种水稻机插秧的事。突然,天空暗了下来,几声响雷之后,狂风大作,门窗被大风吹得咣咣响。还没反应过来,陈庆文家用活动板房搭建的厨房屋顶,已被龙卷风掀开。陈红明他们赶紧趴在地上,死死抓着桌脚,不敢动弹。
大约几分钟后,风渐渐小了。推开门,陈红明看到,陈庆文家的砖瓦房墙壁已倒塌,陈庆文的妻子、女儿、妻妹都被倒塌的房梁砖瓦,严严实实地压着。
“快,大家跟我来,赶紧救人!”陈红明立刻招呼村民上前救人,没有工具,只能徒手把一块块砖头扒开,用手指抠着砖土。几人合力肩扛手抬,将几百公斤重的房梁挪走,这才将三个“血人”拖了出来。
陈红明的家在1公里外,父亲、母亲、岳母、妻子当时都在屋里午休。“我特别担心家人的安危,可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子,不少人被埋在里头,伸出手喊救命,我不能见死不救。”
看了一眼自己家的方向,陈红明咬了咬牙,毅然往最近一处倒塌的房屋跑去救人……
就这样,陈红明带领着村民挨家挨户搜救。渐渐地,他身后跟随起一支救援队伍。他们在陈红明的带领和指挥下,救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把大家分成两路,一路去清除路障,打通对外通道,一路救人,把伤员送往公路口。
“大概救了20多户,有三四十人被送到去医院的车上。他手指头全是血。大家劝他回家看看,陈红明死活不肯!”村民周明海向记者描述着陈红明当时的那股“愣劲”。
下午4点多钟,陈红明率领救援队伍终于来到自己家门口。他被眼前一幕惊呆了:楼房最上面一层全没了,屋前四间房子被刮倒了,自家超市、仓库货物都刮没了,父亲满身血水躺在泥浆里一动不动,母亲和岳母被轿车死死压着、气息奄奄,妻子刘霞萍腿部血肉模糊、惊魂未定。
“老爹爹命悬一线得送医院抢救,婆婆和我妈还没完全被救出来,我倒在地上疼得直掉眼泪,可一听到‘西边还有人被埋在下面’,他看我们暂时安全了,竟然跑走救别人了!”妻子刘霞萍对丈夫那天的表现是又恨又敬,“后来听说他救了很多人,累得连自己都顾不上,现在我能理解他了,他毕竟是名党员。”而在陈红明儿子心里,爸爸也绝对是个英雄。
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家人的安危?再次回到家中,已是当晚9点多。紧张、劳累、饥饿,让陈红明一屁股瘫坐在家门口,望着已成废墟的“家”,对家人安危的焦虑,充斥着他的每根神经。此时,他的母亲、妻子已经被送去医院急救,而父亲的情况谁都说不上来。陈红明连夜跑遍县城所有医院,始终打听不到老人的消息、心急如焚。
直到第二天接到电话通知,陈红明才得知父亲抢救无效离世的消息。面对父亲的遗体,这位在风灾中铁骨铮铮的汉子,心如刀绞般疼痛,当场失声痛哭。
“陈书记走出殡仪馆,抹干眼泪,说了一句‘我是共产党员,这种情况我不带头谁带头’,又领着我们回到了抗灾救灾一线。”曾和陈红明并肩作战的村民朱其清,到现在仍记得当时陈红明掷地有声的那句话。
“父亲走了,我心中有愧。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得顾及大家,得带着大家伙振奋精神往前走!”说到这里,陈红明点了一支烟,狠狠地抽了几口,说不下去了……灾难发生后最初的时间里,陈红明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组织自救,让惊恐不知所措的村民,一下子有了依靠。
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各种事情千头万绪,陈红明比以前更加忙碌,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人瘦了10来斤,还忙出个高血糖,你也不知道歇歇。”刘霞萍心疼丈夫,时不时埋怨道。可陈红明总把妻子的话当作“耳旁风”,每次都笑一笑,转头又扑到工作上。
为让大家早日住上新房,大伏最热的几天里,陈红明驻扎在集中安置点规划用地上,帮这里养殖户的鱼塘放水、卖鱼卖虾,尽快腾出用地建设新家园。
“他一天喝下9瓶矿泉水,没上过一趟厕所。水全变成汗淌掉了,衣服整天就像从水里捞上来一样,都看到盐卤了。身上的油皮也是一层一层地掉,看得我们都心疼。”听说要采访陈红明,邻居抢着向记者“爆料”,纷纷称赞他们这位村干部,“平时陈书记人就好,大家愿意找他帮忙,对我们反映的事,总是想着法解决”。从2012年开始,陈红明连续四年获得吴滩街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的称号。
“腿子还是疼得走不了路,你今天一定要抽空带我去趟医院,别再忘了。”临近中午,看到丈夫又要出门,刘霞萍急忙叮嘱道。“好,好,好,这边有个重建的事着急要协调,等我忙完一定带你去看病。”陈红明头也不回,拎着包急匆匆地继续往集中安置点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