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谱写战友情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草地行军比想象的要艰险百倍,一片片黑色的沼泽,隐藏在草丛里,人和牲口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越挣扎陷得越深,最后把人畜都引向死亡的深渊。
1935年9月13日,红四方面军开始第二次进入草地。这次过草地,比第一次更加艰难。
原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时任红四方面军报务员的李永悌回忆,二次过草地,他什么装备都没有,连遮雨的小油布也早已破损丢掉了。当他看到别人扔掉两张还带着血水和泥水的羊皮,便用它做个背心。同志们都夸他有主意。李永悌说:“这哪里是想出来的,分明是逼出来的。”
1936年7月雨季到来前,李永悌所在的部队从甘孜出发,第三次过草地北上。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在饥饿、严寒的威胁下,很多年轻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茫茫草地上。
“从马塘向西的草地行进中,我的右脚指头被划破了,感染化脓,行走十分困难。眼看队伍走远了,连收容队也过去了,我急得哭了起来。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人在呼唤,我挣扎着爬起来,原来是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蔡威牵着马,正向我走来……”李永悌回忆。
李永悌得救了,他被蔡威扶上马时,泪水忍不住地往下流。但这次流的是对生死与共战友的感激的泪!就这样,李永悌骑着蔡威的军马,到达了四川省马尔康县卓克基,当时身体十分虚弱的蔡威却始终步行。长征即将结束,蔡威却因长期超负荷忘我工作,不幸病逝于甘肃岷县。几十年过去,李永悌每每想起战友,感慨万千:“要不是蔡局长,我早就死在茫茫草地了。”
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险阻,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帮互助,把战友当做亲人,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正是这种战友间的团结友爱、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使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陈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