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于金华市婺城区后溪河村的盘溪何氏一族,始终贤廉继世、耕读传家,有着“理学世家”的美誉,涌现了南宋理学家何基、近代“何氏三杰”——何炳松、何德奎、何炳棣等一批杰出人才。《何氏家训》以“养贤才”“议贤能”为核心,将何基思想中的贤德奥义转换成了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凸显着一个家族的文化渊源、道德理想和生存智慧。 详细
明德惟馨 贤廉传家
“何氏三杰”
创立北山学派,“朱子之后,推何基为正传”
他安居故里,以研究和传播朱学为己任,并创立了北山学派,而北山书院也同期开讲。后人将何基与他的三位学生王柏、金履祥、许谦并称为“金华四先生”,也叫“北山四先生”,名噪江南。
近代人才辈出,何炳松、何德奎、何炳棣并称“何氏三杰”
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金华何氏一门又涌现出了三位品德才学兼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著名人物——“中国现代史学奠基人”、历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知名爱国人士何德奎,当代历史泰斗何炳棣。三人被并称为“何氏三杰”。
善养贤才,一本家规成就一个江南望族
何基一生“尚礼义不尚权谋”、专求“内圣”的贤德圣行,被子子孙孙树为楷模。后人以何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准则为蓝本,编著了本家族的家规——《何氏家训》。
进了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的大樟树。这棵大樟树被称为“文定樟”,是为纪念何氏先祖何基(何基谥号“文定”)而命名的,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八百年来,大樟树见证了盘溪何氏及其后人名家辈出,见证了“何氏三杰”名扬海内外。
孝父母 父母之恩,与天地并凡。为人子,温情定省,服劳奉养,惟恐不至。一有不顺,即为天地罪人,名议所不容也。宗祠中无论悖逆重情,方为惩戒。
戒斗狠 凡族中有争斗,告族长。处剖而不平,方控有司,以分曲直。毋得恃强凌弱,动辄攘臂相抟,甚至聚众相殴。如乡邻亲戚有争哄者,当为劝解,切勿聚众相帮。
养贤才 凡入仕入学等事,祠给衣装。告祠之日,合用鼓乐导拜,以彰祖荫。祭品随分,其余仪节酌宜而行。
议贤能 凡族中族长房长公长,须选有德有行素为服众者,立之。如所立之长或有假公济私,妄加人过失以报私忿者,罚银入祠,仍革出别议贤能者,立之。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梅敬忠
家训建构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据载,宋、明两代,何氏一族共出过9位官员,皆为官清廉。近现代的“何氏三杰”则是人文金华的一个家族样本,个人学术成就卓越,品行修养受人称赞,这无疑是盘溪何氏贤廉家风世代传承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