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御史台老隶


北宋有一个叫范讽的官员,他刚担任御史中丞时,听说御史台有一位老隶。这位老隶几十年来一直在御史台任职,向来以刚正不阿闻名,每逢御史有过失,他就将手中的梃杖立直作为提醒与警告。因此,在整个御史台,大家都以老隶的梃杖来判断御史贤明与否。范讽为人正直,身为言官,他忠于职守,敢于直言,自认为能经受住老隶的考验。范讽上任有一段时间了,但老隶的梃杖没什么异样,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老隶的梃杖立直了。范讽大吃一惊,他想自己一定是哪里做错了,可自己一没收受贿赂,二没仗势欺人,老隶到底为什么把梃杖立直呢?范讽找到老隶,对他说:“今天你将梃杖立直了,一定是我有过失,请你直言无妨。”

原来范讽前几天在家里招待了一位客人,范讽反复对厨师交代该如何烹煮食物。厨师走了,范讽又把他叫回来,再次叮咛告诫。老隶说:“凡是要指挥他人做事者,必先指示他做事的方法,然后督促他完成。如果他没有把事办好,自然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他予以惩处,何须如此喋喋不休。如果让您主宰天下之事,您能做到告诉每一个人他该怎么做吗?我心里不认同您这种做法,看您没有干大事的风范,所以我就把梃杖立直了。”范讽听罢,深感惭愧。

这个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的《智囊全集》,冯梦龙在讲完这个故事后,颇为这位老隶的遭遇感到惋惜,他认为这位老隶“真宰相才”,可惜一辈子都只是御史台的一个普通吏员,没有更大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古代吏员常被形容为官府的“爪牙”,他们多以唯利是图、欺压百姓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位老隶不仅秉性正直,而且眼界宽广,实在难能可贵。而从范讽的角度看,御史具有监督百官的责任,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具备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的品格,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履行好自己肩负的责任。(石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