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选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

现实中,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把支部书记的身份当回事,戏称自己是“二线干部”:任务轻、事情少;有的则把党内职务放在行政职务之后,支部里有行政职务高于自己的成员时,就把党建工作主动权拱手让人;还有的当家不管事,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对组织里个别党员的错误言行听之任之,不批评、不制止、不纠正。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成员思想的引领者,是指南针,也是风向标。但上述“头羊”却没有这种觉悟。这样的“书记”连合格党员都算不上,遑论胜任党组织负责人。而当家不管事、主动权拱手让人……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些基层“书记”的当选是送人情、搞平衡的结果,先天底气不足。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不对、当不好,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就会被削弱,影响力、感召力、向心力也随之弱化。造成这种恶劣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好选人用人的关口。

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核心,容不得软弱涣散、你好我好大家好。它承担着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重要职责;它既是党员的居止之所,又是党员的组织依托和精神家园。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就是这一居止之所的当家人和守护者。当家人不勤,居止之所就难免有倾颓坍圮的危险;当家人不担当,精神家园就少不得衰败荒芜。选出真担当、能干事、守正创新的“领头羊”,是修好居止之所、护好灵魂家园的关键,也是加强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基层党组织是构成党的肌体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大厦的地基,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地基中的“钢筋”,软不得、脆不得、懒不得,必须选好、用对、管严。任何对选拔、任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把关不严或降格以求的做法,都是对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绝对要不得。

基层党支部负责人换届选举,能否换出凝神聚力的干劲、换出肝胆相照的忠诚、换出惩贪除恶的勇气,关乎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关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触角能否触及“神经末梢”。唯有严肃换届纪律,强化责任意识,选对基层党组织的“头羊”,才能撑起基层党组织的屋顶,激发出基层党组织的内生活力,才能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也才能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在各项事业中行稳致远。(柏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