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馥、周学熙、周叔弢等为代表的安徽东至周氏家族,是近代著名的世家望族。周馥官至两广总督,其子周学熙是著名实业家,与张謇齐名。除入仕、经营实业外,这个家族还涌现了周叔迦、周一良、周炜良等一批文化界、知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学术人才之众,所涉领域之广,被誉为“足以兴办一所一流大学”。 详细
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
周馥营帐读书
六世书香,周家教授多得够办一所大学
有人说,周家子孙中教授、学者之多,涉及学科之广,办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也绰绰有余,这并不夸张!
文商并举,《负暄闲语》勾画出治家蓝图
翻开《周氏宗谱》,家训六条、家规十八条赫然在目。周馥晚年还撰写治家宝典《负暄闲语》,关于读书处事、待人治家都有详细训诫,要求后世子孙随时参悟以助学力。
"重勤俭"奉公持家,"培心地"惠泽桑梓
周家几代人皆以忠厚慈善著称。他们秉承“自奉极薄,待人极厚”的品德,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今天东至境内看到的洋灰坝、万善桥就是当年周氏家族为家乡人民所建。
周氏家族的品格:寓雄奇于淡远之中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寓雄奇于淡远之中”,藉以描述东至周氏,可谓贴切。这个家族自周馥以来,不仅重视子孙的知识教育,还重视他们的品德教育。
尧渡镇近郊的梅城村,因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在此任县令,“有德政,人去民仍思之”,故名梅城。梅城村中有一自然村,曰周村,周氏家族世居于此。出生于尧舜之乡,身受先贤熏陶,在祖父周乐鸣“布衣暧,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谆谆教导下成长的周馥,酷爱读书,终生与书相伴,为人重义,为官清廉。
勤学业 子孙七八岁须入塾读书,朝夕不离书房,勿与邪僻之人相近。古语:卖金买书读,读书买金易。
戒非为 子弟如读书久,急欲谋生,必须力勤正业,或志不为耕读,而技艺百工可以资身,不妨习之。
重勤俭 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必须饮食有常品,衣服有常式,室庐有常度,男女早作晚息,必有定时。
端家范 一家之中,家长为主。家长之身,系一家模型。尔身不正,如正人何?故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妻子尚不能行,其余可知矣。
培心地 心为一身之主,身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间,百物受用有尽,惟此善根无尽。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雁平
中西融贯传家学 清风世德早培根
周氏家族于传统学术和西学不想偏废一方,所以他们延请的教师中既有旧派文人,也有即将成为现代学术史上重要人物的学人,这使得周家子弟在传统文史的学习方面有双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