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履祥,明清之际的大儒,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农学家,清代入祀孔庙的九人之一,其学术以仁为本,以修己为务;其学风“正大”,践履“笃实”,世称杨园先生。“孝弟力田耕读以外无二道,忠信笃敬程朱而后惟一人”,这副对联概括了杨园先生的学术和家训思想,既重“力学”,更重“力行”。 详细
勤俭立身 耕读传家
固守农士家风
道勤俭、重耕读,《训子语》倡导农士家风
杨园先生认为,任何人家,不论其贫、富、贵、贱,只要家里、家外都做到勤劳谨慎,遵纪守法,崇尚谦和,注重廉耻,那么就是一个好人家。
修己身、和万家,《训子语》被后世引为座右铭
《训子语》刊行之后,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赞许,后世影响深远。在清朝作为中学堂修身读本的《五种遗规》中的《训俗遗规》,就辑录了《训子语》中的近半内容。
小邑有大儒,杨园先生成为清代入祀孔庙的九人之一
张履祥在清朝获得了入祀孔庙的殊荣,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陆世仪、张伯行、汤斌、陆陇其、孙奇逢同被列为儒家圣贤。
浙江省桐乡市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人文荟萃。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张履祥、茅盾、丰子恺、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贤士在这里诞生。
修身 人家不论大小,总看此身起。此身正,贫贱也成个人家,富贵也成个人家,即不能大好也站立得住。
勤俭 率素履攸行,耕则良农,读则良士;学古训有获,勤以养德,俭以养身。
重教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其严者,岂必事事皆当?宽者,岂必事事皆非?然贤不肖之分恒于此。
立志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为可有不可无之人。以一家而论,一家不可无;一乡而论,一乡不可无;以至一国天下皆然。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陈延斌
爱敬勤俭,张履祥培养"贤子孙"的要诀
他用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作喻,告诫儿子为人厚道、积德累善是关系家庭兴衰存亡的“古今不易之道”。那么怎么做“贤子孙”呢?《训子语》谈到了很多方面,但最为基本的是“立身四要”。何谓“立身四要”?张履祥解释为:“曰爱,曰敬,曰勤,曰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