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面前不失底线
一日,因检查了一天公车使用情况而略感疲惫的我刚回到家躺在沙发上打瞌睡,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
“兄弟,有个事要麻烦你一下。”电话里传来略显焦急的声音。打电话的是我多年的好友小李,在某机关单位任办公室副主任。
“什么事儿,你说吧。”我答道。
“刚刚听我们办公室主任说,今天纪委组织公车使用突击检查,你被安排检查我们单位,发现一起公车私用问题。实不相瞒,最近,局里刚调整了分工,我负责机关车辆管理及后勤接待,相关规定还不怎么清楚,这事儿一出,我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请兄弟你通融通融,保证下不为例。”小李恳求道。
一面是多年的朋友之情,一面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这可怎么办?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在短暂的纠结过后,当即回答小李:“不好意思,这件事儿可通融不了,公车私用是违纪行为,现在从上到下抓得都很紧,我是纪检干部,可不敢执纪违纪,请理解。”
最终,我如实向领导报告了问题,当事人被给予了相应处理。
几天后,我主动约了小李,打算找他聊聊。
见了面,看着小李闷闷不乐的样子,我先打开了话匣子:“谁工作上没一点疏忽呢,何况你也是刚刚从事这项工作,不要受影响,提起精气神。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说着,将一沓材料递给他。
接过材料,小李一看是有关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津补贴发放等政策规定,脸上才有了一丝笑意:“最近正为这事儿愁呢,你说我刚管这一块儿,好多规定都还不熟呢。行吧,你给的东西我带回去好好学习,对照执行,不清楚的再向你请教。”
“没事,随时欢迎。”我拍了拍小李的肩膀。
过了一段时间,再遇到小李,他高兴地说:“你上次给的材料太有用了,现在我的工作有据可依,管理规范,领导还表扬我呢。我醒悟过来了,真朋友是真帮忙,不能互相抱着往沟里走,否则朋友以后也做不成。现在觉得有你这个朋友真好!”说罢,我们都开心地笑起来。(步爽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