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晚清名臣曾国藩集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于一身,修齐治平,堪称典范;生前身后,备受赞誉。“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详细
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
千封家书
祖父留下"八字三不信"治家口诀,成为传家宝
一语刺痛浪子心,曾国藩祖父星冈公从此“立起自责”,悔过自新,并且,他还总结出“八字三不信”治家口诀,成为曾氏家族的传家宝。
以做官发财为耻辱,劝诫家人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曾国藩一生严于律己。他说,我从30岁开始,便以做官发财为耻辱,以子荫父职为羞愧!居官期间,他身上的一衣一袜,都是夫人、儿媳妇或女儿亲手缝制的。
一生写下家书近1500封,被奉为治家宝典
曾国藩说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家里面的琐琐碎碎的小事都跟绝大学问相关联。所以他要他的儿女从小事上做起,比如说诚,那就从不说假话做起;勤,从不睡懒觉做起。
十代书香,至今都没有出过一个"败家子"
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有人做过统计,从曾国藩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期间,曾氏一门共出过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二十多个。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座落于涓水河畔,远远观之,山为靠,水为照,立于山林掩映之中、水绕田围之处,黛瓦灰墙,挑梁翘角,层层叠叠,步步高升,既威严,又儒雅。而前面的落祖山脉连绵七峰,犹如笔架,掩映于门前半月塘中。这“山环水绕,藏风聚气”之人间仙境,诗情画意之田园生活,足以陶冶情操、砥砺品性。
勤敬 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敦本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戒奢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守廉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尚学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著名作家、《曾国藩》作者 唐浩明
孝友勤俭 读书明理
曾国藩是一个在近代中国留下很深痕迹的政治人物,也是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在治国平天下的军政生涯中,十分注重自我人格完善,同时也以极大的心血治理他的家庭与家族。